2017美国高血压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与辽宁农村老年人群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n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发布了新的高血压指南,该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由原来的血压≥140/90 mm Hg更改为现在的血压≥130/80 mm Hg。同时该指南将血压在130-139 mm Hg/80-89 mm Hg范围定义为1级高血压。然而,我国将血压在130-139mm Hg/80-89 mm Hg范围定义为正常高值。按照2017 ACC/AHA指南的定义,对1级高血压水平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可能有益于降低卒中风险。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们应更加重视老年人群的血压状况。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2017年ACC/AHA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与中国农村老年人群卒中及其亚型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这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共纳入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7,503名年龄≥60岁、基线数据完整且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从基线调查结束(2004-2006年)至第三次随访调查结束(2008年1月-7月、2010年7月-12月、2017年3月-12月),对新发脑卒中病例进行随访。卒中的发病率用每1000人年发生的事件数来表示。使用Cox比例危险模型来估计危险比(Hazard ratios,HR)和95%可信区间(95%CI,Confidence interval)。结果:在12.5年的中位随访期间,我们观察到新发卒中1,159例(缺血性卒中774例,出血性卒中360例,未分类25例)。以血压<120/<80 mm Hg为参考,1级高血压增加了总卒中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并未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1级高血压与总卒中、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多因素调整后的HR(95%CI)分别为1.45(1.11-1.90)、1.65(1.17-2.33)、1.17(0.74-1.85)。结论:在辽宁阜新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中,2017 ACC/AHA高血压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增加了总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但未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 ANRIL通过对细胞凋亡、增殖及粘附过程的调控影响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及发展。此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在瑞典南部人群中识别出ANRIL不同的遗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发病风险相关,本研究拟探究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N
目的: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分布情况,探讨SMI与CEUS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是否一致。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症状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58例(共计165个斑块)为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含量与帕金森病(PD)的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水平在PD监测管理和精准治疗中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自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D门诊就诊及住院的215名PD患者作为实验组,从我院体检中心数据库中选取年龄、性别与PD组相匹配且无其他已知神经精神系统疾病21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资料采集的日期、年龄、性别、接受教育年限时长、吸烟史、乳制品
目的: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和便秘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到目前为止,这些症状之间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本文旨在探讨RBD与便秘之间的关系。同时对RBD症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本研究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13名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受教育程度、帕
目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和海马硬化常发生在实验性癫痫和人类癫痫病中。周细胞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瘢痕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星形胶质细胞方面,周细胞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了解癫痫持续状态后血管周围反应性周细胞活化,探讨NG2+周细胞与GFAP+胶质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关系对于阐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瘢痕形成机制非常重要。研究方法:SD幼年大鼠制作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分为造模后1d、3d
目的:分析朝阳农村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现状及其合并相关危险因素水平,为综合有效的评价朝阳农村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提供支撑数据,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和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进行,选取辽宁省朝阳县及凌源县共13个村庄年龄≥4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制定的“8+2”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亚型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CCL22水平及其与疾病特点和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不同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0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32名PD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对PD患者使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早期经常规MRI及DW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病变特点,观察其近期复查的MRI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新生儿内科病房住院,早期经常规MRI及DW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4天内完成首次MRI及DWI检查,且近期(间隔11-68天)于院内完善第2次MRI及DWI检查,按照MRI病灶的形态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致死原因,而在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更是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恢复缺血侧脑供血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因素。而缺血灶的供血恢复会引起诸多不良预后症状,而这些目前尚未有真正有效的解决方式,寻找新的能作用于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及分子机制是迫切的。近期研究成果揭示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预防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神经损伤具有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大鼠的I/R模型后给予VNS,
目的:探讨我中心DB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及人格改变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1、收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依据MDS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临床确诊PD和临床很可能PD,经运动障碍专科医师评定符合帕金森病DBS手术适应症并实施手术的患者。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MMSE,MOCA,BAI,BDI,术前MDS-UPDRSIII开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