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大规模3D MIMO系统信道反馈及波束分配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规模三维多输入多输出(Three Dimensio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3D MIMO)技术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在传统的大规模2D MIMO之上引入了信号传播的俯仰角,从而可充分地利用水平与垂直维度,增加了调度和资源分配的自由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容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再次兴起,为解决大规模3D MIMO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对复杂度、运行时间和收敛速度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本论文重点关注大规模3D MIMO系统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下,为了获得潜在增益,需要将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通过反馈链路发送到基站(Base Station,BS),用于预编码。然而,大规模3D MIMO系统中大规模的天线阵列的存在必将导致反馈开销急剧增加。针对大规模3D MIMO系统的信道反馈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CSI反馈框架即LA-Csi Net,在收发两端实现CSI矩阵的压缩和恢复,有效降低CSI反馈开销。首先,在接收端利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Three Dimens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 CNN)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搭建LA-Csi Net编码器,将下行链路CSI矩阵压缩成一个低维矢量,并反馈给基站;然后,在基站端利用残差网络搭建LA-Csi Net解码器,并在残差网络中引入新颖的自注意力机制来进行CSI矩阵的恢复,提取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恢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传统的基于有限反馈码本的方案以及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案相比可以以更优的性能恢复下行链路CSI矩阵;同时,所提方案收敛速度较快,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性能。在大规模3D MIMO系统中,波束成形可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形成高增益波束,增加系统的吞吐量。传统上,波束分配被看作一个优化问题,由于大多数波束分配问题都是非凸的,很难实时获得最优解。为了在短时间内更好地优化大规模3D MIMO系统的波束分配,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位置和机器学习的波束分配法(LMLBAA)。该算法吸取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思想,以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的位置信息作为特征向量,以生成的波束所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索引为类,构造多分类器。当新的用户设备接入时,基站根据多分类器的决策结果为它们选择合适的码字并进行预编码,形成相应的服务波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初始化过程中收集到的用户位置信息越多,所提算法的性能就越好;同时,随着发射信噪比的增加,系统的平均可达和速率不断增加,且趋近于穷举搜索法的结果。
其他文献
回转式空预器作为锅炉设备的重要能量回收装置具有尺寸小、钢耗少、布置方便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漏风率较高的致命缺点。接触式柔性密封是近来兴起的新型密封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零”间隙密封,但现有设计中未考虑密封片两侧流场压差形成的载荷作用,难以达到预期密封效果。此外,回转式空预器的固有结构决定了接触式柔性密封装置处于400℃下的高循环疲劳的工作环境,难以保证较高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目前市场上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应对海量的物联网设备的接入,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始自研物联网平台。但是随着低功耗广域覆盖(Low Power Wid
本文主要来源于对人们喜爱宠物但受制于现实环境而无法实现线下饲养宠物这一大背景的思考,并且顺应宠物养成游戏逐渐成为电子游戏热门品类这一趋势,结合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向
加筋薄板结构在保证船体结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可大大地节省结构材料,减轻结构重量,在船舶工业领域被大量应用。薄板结构在焊接过程中易发生屈曲变形,会降低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疲劳强度,引起应力腐蚀开裂,还会给下一步的使用、焊接造成不良影响。热弹塑性有限元法作为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地预测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在结构装焊前进行合理的工艺选择,提高焊接质量。本文基于顺序耦合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在通用商业有限
随着红外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1~5μm波段的红外激光在国防、通信、环境监测及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红外激光输出需要良好的红外激光材料,而红外激光玻璃与光纤材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瓦斯在煤层中流动难易程度的标志,其大小是影响煤层瓦斯流动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但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理想化假设,为判别各方法优劣及其相对误差,需对煤层瓦斯流动规律的基本理论进一步研究。煤层的渗透率与透气性系数息息相关,其大小与惯性效应、Klinkenberg效应、瓦斯的赋存状态(瓦斯解吸)、地应力关系密切。本文基于以上影响因素,以煤层瓦斯的连续性方程、
视觉监控系统已经得到了普遍推广,但仍然处于人工检索和比对分析的较低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固定部署的摄像机监控系统中,单摄像机内的视野局限性带来的光照变化和外观差异,动
近年来,基于红外和可见光模态的行人重识别在视频监控、人机互联、智能安保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图像间视觉外观具有差异性且红外图像存在着低分辨率等缺陷,使得目前跨模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不合理建设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有效改善城市设施不合理分布现象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空间数据逐渐成为各种信息系统的基础与主题,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被得到广泛应用。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作为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城市规划的应用方面得到大力推广。然而,一般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理想化的全局空间数据,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
多孔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多孔性质和强的骨架刚性等特征,因此在能量存储与转移、吸附、催化、分离、生物医药以及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多孔材料根据孔尺寸可分为:微孔材料(孔径<2 nm);介孔材料(孔径2—50 nm);和大孔材料(孔径>50nm)。微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隙率,较窄的孔径分布等优点,但是扩散和传质速率较慢;介孔以及大孔材料则有较快的扩散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