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渝铁路无砟轨道路涵过渡段性能实车测试及路基结构FEM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既有线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建设时期。中国铁路网规划最主要的内容是建设客运专线,而客运专线的线下工程将大面积采用无砟轨道。我国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已基本掌握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工程的成套修筑技术,但是对于无砟轨道路基工程,尤其是土质路基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设计参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给我国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在遂渝铁路首次成段铺设了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全长13.157km,试验段内选择铺设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无砟轨道的运营安全性,2007年1月铁道部集中组织了遂渝铁路无砟轨道综合实车试验。本文结合遂渝铁路无砟轨道综合实车试验,通过现场实车测试,对两种种行车条件(CRH2动车组、C80重载货物列车)下综合试验段板式无砟轨道路基与涵洞过渡段动力特性及其沿线路纵向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选取相关影响参数(轴重、各结构层材料)对无砟轨道路基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如下结论:(1)由于动车组具有轴重轻、车辆减振性能好等特点,无砟轨道及路基结构承受的动应力和振动变形相对较小,对线路的动力作用不显著。相对而言,重载货物列车的影响则显著而剧烈。测试数据表明,CRH2试验列车引起的动应力和振动位移只有C80重车的1/2~2/3。(2)采用减振型无砟轨道结构系统是一种提高无砟轨道弹性可行的技术实现途径,由测试数据可知,减振型双向预应力板式轨道的轨道板振动变形是底座面的3.5倍。(3)测试数据表明,涵洞顶范围底座面的动应力明显小于相邻过渡段路基位置的动应力,涵洞顶范围轨道板的振动位移略大于或不明显小于相邻过渡段路基位置的振动位移,涵洞顶范围底座面的振动速度大于相邻过渡段路基位置的振动速度。该测试结果与设有过渡搭板的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学特性有显著差异,值得关注。(4)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无砟轨道路基结构下钢轨对轮载力的分担作用基本上由轮载力作用点左右共5个支点(扣件)分担,与有砟轨道中常采用的轨枕支承力的分担比基本接近,但是由于无碴轨道刚度较大,故应力更集中;板式轨道各结构层间处于摩擦接触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较差于耦合条件下的情况;轴重的变化对板式轨道结构层的竖向位移、应力、应变各力学指标分布规律并不产生影响,只是对数值大小产生影响,随着轴重的增大,各力学指标呈增大趋势;采用现行常规板式轨道结构尺寸及材料参数计算所得的路基面荷载分布影响范围接近于一块轨道板的长度(5m),若轨道结构与基床结构的刚度差过大,则路基面的荷载分布影响范围则将扩大。
其他文献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实现现代化交通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智能交通的日益发展,作为计算机视觉研究和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车型识别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该技
车道变换行为及相关应用研究的必要性体现在两方面:理论研究方面,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交通流参数、道路服务水平、交通运行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的薄弱严重影响了交通
笔者于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部产科与妇人科教室进修1年。进修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的基因诊断与治疗。包括:①GST-π基因转染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对其
在地基软弱段修建公路,由于路基本身承载力不足的原因会导致在修建过程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如沉降、变形等一系列情况,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质量,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变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往那种从自身企业节约原材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之间竞争的要求了,企业需要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正是为了迎合该种契机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一切资源,以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在供应链管理
连锁超市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我国获得迅猛发展。连锁超市的配送作为连接连锁超市市场的纽带,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急剧背景下,连锁超市愈加重视物流配送作用,甚至物流配送效率
推进综合运输的发展,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保证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找到从整体上进行
以高功率激光驱动的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ICF研究的深入激光点火要求驱动器输出功率不断提高。为了得到更高输出激光功率一是在同样
该文紧紧围绕如何实现高精度测量这一主题,从测量原理,精确复原数字化波面和消除系统误差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详细分析了移相干涉术的原理、误差来源、移相模式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