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植被群落动态模拟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欧亚大陆草原为代表的寒旱区对全球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区域面临生态退化引发的荒漠化危险。本论文选取科尔沁沙地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以其东南缘的沙丘-草甸相间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筛选的大量植被和生境因子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模拟植被群落动态变化过程。参照群落动态分析结果,研制了适合荒漠化生态系统健康分析的群落尺度土地覆被分类系统。融合植被物候、生境信息和多时相遥感数据,建立适合沙丘-草甸相间地区长时间序列土地覆被识别的决策树。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VORS)评价框架,分析在水文条件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SEM量化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该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SEM分析了生境条件对植被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在模型构造中通过优势植物种的差异区分群落组成,同时通过丰富度和多样性反映群落的构成,在植被群落组成及结构研究方面是方法的创新。结果表明,在沙丘生境条件下,影响群落组成及结构效果最显著的是土壤水分和质地条件。在草甸生境条件下,影响群落组成及结构效果最显著的是地形特征。另外,基于SEM统计结果模拟了各植被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虽然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的冷蒿+冰草群落以及小叶锦鸡儿群落均能起到固定沙丘的作用,但是两个群落中冷蒿+冰草群落对于沙丘土壤的修复效果更好,更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研制群落尺度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对分析荒漠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状况是必要的。2、融合Sentinel-2 A/B和Landsat-5/7/8多源多时相数据实现了研究区长时间序列覆被类型在群落尺度上的识别。结果表明,对于沙丘-草甸相间分布的复杂下垫面来说,参照植被生长环境条件,能减少沙生植被与草甸植被之间的混分。参照植被物候信息,能减少乔木林、灌木群落及半灌木群落之间的混分。另外,参照植被群落演替过程,能识别多样性的高低,进而区分半灌木群落。对于缺乏高精度空间分辨率历史影像数据的情况,在基于低空间分辨率Landsat系列数据解译研究区历史覆被类型时,使用基于高空间、光谱分辨率Sentinel-2数据的最优分割结果能提高解译精度。3、分析了研究区各覆被类型的转换规律和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时段Ⅰ(19841988)到时段Ⅱ(19992004)土地沙漠化加剧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异质性不断减小。土地覆被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流动沙地主要和低多样性半灌木群落互相转化,而高多样性半灌木群落由于人为开垦弃荒等行为转变成低多样性半灌木群落或直接退化为流动沙地。时段Ⅱ(19992004)到时段Ⅲ(2018)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异质性不断增强。但受人为治理活动影响,各覆被类型转化为流动沙地和低多样性半灌木群落的转变强度显著。4、基于3个时段的解译结果,利用VORS框架,评价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段Ⅰ到时段Ⅱ,生态系统活力增加,生态系统组织能力和恢复能力减少,在西北区域的服务能力逐渐减少。从时段Ⅱ到时段Ⅲ,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和服务能力增加,生态系统恢复力在东南区域发生轻微减少,在西北区域则发生轻微增加。当生态系统健康恶化和恢复时,对于反映服务功能的综合生态健康的变化趋势更大,说明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更敏感。5、定量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为修复对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的影响差异。从时段Ⅰ到Ⅱ以及时段Ⅱ到Ⅲ,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变化主要由自然因素的变化引起。对于生态健康,自然因素主要体现在地形条件和自然修复的土地面积。对于综合健康,时段Ⅱ之前自然因素主要体现在降雨条件和自然修复的土地面积。时段Ⅱ之后人为修复活动的影响显著增加,自然修复的影响降低。综上所诉,建议在荒漠化生态系统健康修复过程中,继续坚持推进围封举措,加强禁牧、轮牧的监管力度。维持现有土地覆被现状,对乔木林和灌木群落进行合理管理。进一步说明,科学系统地解析土地覆被演变过程,及引起的生态系统健康变化,可为推进寒旱区生态水文学以及保护利用脆弱草原资源奠定理论信息基础。
其他文献
传统牧区醪糟自然发酵存在着工艺水平低且参数不明确、现代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从传统牧区醪糟中进行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利用获得的醪糟分离菌对燕麦醪糟进行接种发酵,并研究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分析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键香气及其与微生物、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参数,明确燕麦醪糟的关键香气成分、形成规律及产香因素,从而为燕麦醪糟规模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为实现燕
2013—202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温带草甸草原,设置按月轮牧(Monthly rotation grazing,MG)、季节轮牧(Quarterly rotation grazing,QG)、过度放牧(Over grazing,OG)、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CG)和禁牧(CK)等5种放牧方式样区,采用无线电追踪、鼢鼠鼠丘系数调查和标志重捕法在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
荒漠生态系统水热条件极不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迅速退化甚至崩溃。近年来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的日益严重,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状态。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动物影响的合适对象。为探究局域群落(生境斑块中啮齿动物群落)和集合群落(研究区内各个局域群落的合集)尺度上啮齿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2014–202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属鳞翅目麦蛾科,钻蛀性危害茄科植物,是马铃薯和烟草的重要害虫。目前对其主要的防控手段是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由于昆虫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强、用量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本研究重点围绕马铃薯块茎蛾性信息素及其添加物展开工作。基于化学生态学原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触角电生理(EAG)和田间诱捕等试验技术方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温度、降水和风速等气候要素对不同地形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不同。本文以多伦县为研究对象,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模拟了研究区地形要素对生态环境因子(水和热)状况空间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影响。详细研究方法为:(i)通过Mann-Kendall统计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
本试验以放牧和圈养两种饲养方式下的苏尼特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和基本营养成分的差异性,并利用ATPase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和TMT差异蛋白组学技术对肌纤维特性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亚麻籽、乳酸菌或增加运动量三种方式对圈养苏尼特羊的肌纤维特性进行调控,结果如下:对不同饲养方式下苏尼特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放牧组的胴体深显著高于
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套灌区是我国一首制特大型引黄灌区。受输配水制度影响,灌水不适时特点突出,同时由于地下水可用资源有限,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等)应用难度较大,地面灌溉(畦灌、沟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是灌区灌溉主要方式。畦田灌水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河套灌区大畦块导致的灌水效率低等问题,探求变化环境下适宜灌水技术参
黑叶猴是仅分布于亚洲卡斯特石山的濒危珍稀灵长类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约为2000只。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为500~600只,是世界上现存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本论文基于野外黑叶猴位点数据、保护区DEM图层、地表覆被图层,生境调查,采用Arc GIS、FRAGSTATS、空间分布模型(SAR)、MaxEnt模型和Graphab等开展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空间利用模式、生境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国家主要粮油生产基地,灌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葵花、小麦,作物呈插花斑状分布,典型作物长势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表征,其作物长势分布变化复杂。灌区水土环境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掌握水土环境因子与农作物NDVI的关系与确定灌区最优灌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节水是灌区必不可少的研究目标,灌水量是水土环境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随着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灌区引水量大幅度减少,引水量减少20%以上,排水量显著减少50%左右。灌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灌溉带来的盐分无法排出灌区,仅能在灌区内部进行再分配。河套灌区内土地类型较多,且分布复杂,主要为耕地、非耕地(荒地)、沙丘与海子。灌区内的盐分除在土壤深层与地下水中储存外,主要在这些地类间转化,也是今后灌区土壤盐分控制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