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不同放牧方式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202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温带草甸草原,设置按月轮牧(Monthly rotation grazing,MG)、季节轮牧(Quarterly rotation grazing,QG)、过度放牧(Over grazing,OG)、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CG)和禁牧(CK)等5种放牧方式样区,采用无线电追踪、鼢鼠鼠丘系数调查和标志重捕法在每年的5月(春季)、7月(夏季)和9月(秋季)对地下啮齿动物东北鼢鼠个体和种群生态学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东北鼢鼠活动节律与巢域范围、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对不同放牧方式和气候因子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鼢鼠日活动节律是单峰型,不同季节活动高峰期均出现在夜晚至次日凌晨,高峰期活动持续时长不同,春季持续12 h,夏季持续7 h,秋季持续6 h。雌雄个体日活动强度和季节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东北鼢鼠活动强度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度春季在7℃~10℃(20:00至次日8:00)、夏季17℃~22℃(20:00至次日3:00)和秋季10℃~12℃(22:00至次日4:00)时,东北鼢鼠的活动强度最高,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活动强度与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2)雌性和雄性东北鼢鼠巢域面积的季节性差异均显著(F=33.95,P<0.01;F=42.09,P<0.01),不同季节东北鼢鼠巢域依次为:春季(雌性:166.41±14.43 m2;雄性:405.01±37.51 m2)>秋季(雌性:108.03±10.47m2;雄性:206.69±21.94 m2)>夏季(雌性:9.64±1.47m2;雄性:12.61±2.18 m2)。春季繁殖期不同性别东北鼢鼠之间存在巢域的重叠,1只雄性鼢鼠可与2只雌性鼢鼠巢域重叠。同性鼢鼠巢域未发现重叠。雄性鼢鼠体重达到400~450 g,巢域面积出现降低的拐点。雌性鼢鼠巢域随体重的变化趋势较小。(3)春季鼠丘系数(0.041±0.001)与秋季鼠丘系数(0.036±0.011)差异不显著(F=1.50,P=0.24),春季每只东北鼢鼠平均造丘数为24.76±1.44个;秋季每只东北鼢鼠平均造丘数为30.68±3.34个。(4)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差异显著(春季,F=13.813,P<0.01;秋季,F=18.772,P<0.01),春季,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K>MG>OG>QG>CG,秋季由高到低依次为CK>MG>OG>CG>QG。表明东北鼢鼠倾向栖息于禁牧和按月轮牧生境中,而不适应栖息于季节轮牧区和较强的连续放牧区。春季,东北鼢鼠的种群数量与降雨因子呈正相关关系(F=10.3,P=0.014);与月最高温度,呈负相关(F=4.0,P=0.042);秋季,东北鼢鼠种群数量与月最低温度、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F=6.0,P=0.007)。(5)东北鼢鼠种群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春季,禁牧方式(CK)下,东北鼢鼠种群空间聚集度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F=2.162,P=0.039)。秋季,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空间聚集度指数差异不显著(F=0.634,P=0.64)。春季东北鼢鼠种群的聚集指数显著高于秋季(F=54.108,P<0.01)。(6)对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种群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结果推测,雄性和雌性,对雄性老体具有强烈的排斥。雄性老体间排斥性相对较低。东北鼢鼠种群不同年龄个体间可能存在等级序位。
其他文献
荒漠草原分布范围广且面积较大,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旱生性最强的草地生态系统,因此该生态系统对各种干扰活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气候格局的变化以及人类长期不合理利用的共同影响,使得该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极端干旱和长期过度放牧利用的影响更为突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区域甚至全球碳平衡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然而,当前关于荒漠草地
随着智能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精准养猪是现代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猪只个体行为感知与分析是精准养猪的关键,行为变化是猪对其生长环境变化做出的最直接反应。目前,多数养猪场中,智能化、自动化饲喂和环控设备已得到基本普及,但在判断猪对环境需求的变化以及猪只行为是否异常方面,主要还是依靠饲养员的直觉和经验,这种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常常因人为因素造成
温室栽培是我国北方寒冷干旱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是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日光温室作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热力系统,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分布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日光温室室内土壤、作物和环境间存在着复杂的质热交换作用,形成了水热耦合系统。根据前期研究发现,当室内作物形成冠层结构时,水热环境因子将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及特征,耦合作用下的水热系统各组分将发生变化。因此研究温室
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家马(Equus ferus caballus)曾是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变革也影响了家马的遗传演化。约在5,000-6,000年前,家马可能在欧亚草原中部被驯化,随后逐渐扩散到了整个欧亚地区并形成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需求的地方品种。在过去约300年当中,欧洲培育了具突出表型特征的标准化培育品种,该类型品种对家马地方品种的繁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试验通过建立肉仔鸡免疫应激模型并饲喂黑沙蒿多糖(AOP),探讨AOP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并利用体内法和体外法相结合,探讨AOP缓解免疫应激反应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试验一:黑沙蒿多糖的提取优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体外活性的研究试验一共包含两部分。试验(1):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以水浴时间、水浴温度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以AOP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AOP的提取条件,
盐碱地土壤质量差,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别基于连续3年定位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探究对照(CK)、菌肥(F)、腐熟秸秆(S)及腐熟秸秆配施菌肥(FS)4个处理燕麦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与土壤理化、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燕麦根际与非根际间和不同品种燕麦根际间土壤系统“分泌物—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揭示各改良措施对盐碱土壤生态环境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盐碱地土壤质量提升和作物增产
沙柳沙障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防沙治沙措施之一,在防风固沙、改良水土、促进植被恢复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破损现象,从根本上影响其防风固沙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中的腐朽程度,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等方法,明晰降解过程中障体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其与周际土壤环境间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真
本研究以采煤塌陷区常见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4种植物直根和含侧根分支处根的极限和损伤自修复后的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持续固土指数。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理论,对采煤
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是自然发酵乳中的常见乳酸菌,也是重要发酵剂菌种之一,因其优良的蛋白水解活性,广泛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的生产。系统解析瑞士乳杆菌遗传多样性和潜在进化规律对开发利用瑞士乳杆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了139株分离自中国和蒙古国自然发酵乳制品的瑞士乳杆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NCBI已公布的41株全基因组
传统牧区醪糟自然发酵存在着工艺水平低且参数不明确、现代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从传统牧区醪糟中进行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利用获得的醪糟分离菌对燕麦醪糟进行接种发酵,并研究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分析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键香气及其与微生物、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参数,明确燕麦醪糟的关键香气成分、形成规律及产香因素,从而为燕麦醪糟规模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为实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