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跨越式发展——经济与产业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开始加剧。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差异体现在区域各个层面上,发达省份内也存在欠发达地区,地域经济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早在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特就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赶超先发国家。1986年,戴维·罗墨在“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及韩日等国家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将这种赶超发展定义为跨越式发展。针对我国国情,我国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将跨越式发展纳入到“十五”计划中,各级政府相应于本区域实际情况都提出了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理念被普遍应用到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探讨上。 目前,我国对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主要建立在国外跨越式发展理论基础上,研究停留在纯经济学层面上,忽视了我国发展新背景,缺乏生态问题的研究以及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本文通过将以上几点结合起来,探索跨越式发展内涵及实现的普遍途径;同时结合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衢州市城市化课题实证研究,探讨衢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全文分6章和1附件,共50000字左右,图表36幅。 第一章绪论。引出论文研究的背景和对象范围,阐述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思路方法以及论文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构架。 第二章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论证了跨越式发展深刻的理论根源与实践可行性,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国外跨越式发展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新背景,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跨越式发展概念、内涵以及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利用地理学地域空间研究特色,结合实践课题研究,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衢州市为例,对其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进行战略探讨。 第三章衢州市发展现状与特征。通过对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分析,认清衢州市区域发展地位及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剖析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揭示衢州市独特的发展特征以及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不同之处。 第四章衢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针对衢州市发展独特特征,提出对应的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方案,具体包括产业发展战略、借力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生态立市”战略5大部分,从而用相对较短的时间缩小发展差距,达到衢州市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章政策与措施。提出保证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包括各种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并着重对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转变当地的地域文化观念进行阐述。 附件抽样调研报告。以龙游县湖镇镇和模环乡为样点,分析其现状并提出发展思路,从微观区域验证和补充宏观区域发展战略。 第六章结语。系统总结本文的观点,并抛砖引玉的提出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反腐倡廉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程,是从根本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一项治本性措施。能否认识和把握反腐倡廉教育的客观规律,真正发挥它的治本作用,不仅关系到教育本身的成败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致使耕地保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基于这样的国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实践逐渐得到重视,它以节约城市土地,提高城市
在压力计量领域有压力控制器、数字压力计、数字压力校验仪等。压力控制器一般采用气体作为控制介质,有控制速度稳定快捷、使用方便、干净的特点,在数字压力计检定过程中,不
科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时空不平衡性,是深刻揭示区域经济的特征和本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本文采用大量的数理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广电媒体经历了由单一属性到多重属性的演变,但其中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政治属性却始终没有变,
论述了家庭小型中水回用设备开发的构思、结构、工作原理和采用的处理方法等;研究了该设备各单元的合理性设计,并将其设计成了一体化自动控制设备,并对该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多门学科竞相参与的热点研究领域,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国外已有的理论和模式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距较远,因而在中国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
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促使GIS技术由传统的桌面系统向以分布式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GIS方向发展。分布式GIS的出现使得GIS向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迈进,并更加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植被指数的机理和发展,以及植被多角度遥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BRDF正向模型,模型的反演,最后介绍了该文所使用的半经验核驱动模型.为了对植被的二向性
生态城市理论是在20世纪生态学科发展成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综合学科,并以空前的速度横向地与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进行相互渗透和“杂交”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其理论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