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地区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房模块化设计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工经验世代相承,建造技术口传心授是我国农村住宅长久以来的发展脉络。这种以村民自组织为基础,依靠手工建造的施工方式,劳动强度高、施工周期长且质量低下,导致很多农房结构布局不达标,甚至具有安全隐患。未经专业设计的农房不仅功能布局单一,且舒适度较低,已不能满足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急剧减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及空心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农村传统建造方式在未来将难以为继,其转型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建筑产业化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推进着,虽仍面临诸多管理及技术上的挑战,但代表着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筑产业化在未来将是一项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建筑产业化所倡导的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技术路线,具有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建设周期短且施工现场污染小等优势,对解决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本研究以皖中地区农村为例,试图探索一种适合农村地区规模化建设及生产的产业化农房设计体系。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两个各具代表性村落的入户走访,了解掌握无论是在因防洪需要而被整体拆迁的南闸村还是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洪疃村,村民对于临时安置板房及传统农房均表达出不同程度的不满及对改变现状的需求,由此论证在农村地区推进产业化农房的客观必要性;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了解掌握产业化农房的相关概念正逐步得到重视,且安徽省在建筑产业化方面所具备的坚实基础,进而论证推行产业化农房的切实可行性。其次,本研究通过利用问卷调查法、入户测量法及内容分析法了解掌握村民实际居住需求、农房空间布局特征及皖中地区传统建筑风貌要素等基础信息,用以指导后续产业化农房设计。最后,以基础研究内容为指导,本研究通过运用模块化建造方式以构建一套完善的产业化农房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庭产业性质及家庭代际数关系,对产业化模块农房的户型划分及组合拼接进行了相应分析和探讨。本研究从村民居住现状及网络信息分析为出发点,利用入户走访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产业化农房推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推导;从多方位多视角探析了村民居住需求、农房空间布局特征及传统建筑风貌等基本设计要素,为产业化农房的推广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块化农房设计的探讨及研究,以期对产业化农房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晓世界大小事宜,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网上交谈等日常社会性活动;虚拟网络生活的便捷度
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因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积累、生产力水平以及气候和自然条件凝聚下的产物。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不仅是单单对
学位
非建设用地作为城乡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维护城乡生态安全、营造城乡景观环境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和为城镇输送生产与生活物资的功能。但随
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培养特点,本文结合毕业设计“青阳县某酒店方案设计”,通过对传统徽派民居天井的研究,同时结合当代公共建筑设计中天井空间案例分析
本论文采用综合、比较、层次分析等简明、实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城镇、城镇建设,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等概念,明确论文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与意义;通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中都建设有不同规模的优秀商业街步行街。但是由于目前投资方等方面人员急于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对消费者精神诉求考虑的欠缺的原因,目前商业街尚不能满足当今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申遗热出现,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然而目前国内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仍相对滞后,思想理论体系混乱。在与国际遗产保护接轨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的普及,汽车美容店如雨后春笋般在住区中涌现,随之而来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交通干扰、停车位不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住区居民的关注。作为一项新兴的便民设施
随着我国城市高速现代化建设和私人小汽车的快速普及,机动化交通发展需求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凸现。现今历史街区交通规划的理论落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