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始以来,家就是人们避风的港湾,心灵的析居之所。然而,家庭暴力则给家庭以致命的打击,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精神造成双重的伤害和难以弥补的裂痕。随着科学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而发生在家庭内的暴力也由传统的直接针对身体的热暴力转为不见伤痕却作用于精神、感情的“冷暴力”。家庭“冷暴力”已经成为婚姻家庭关系当中的一颗隐形炸弹,随时有可能爆炸,从而引发家庭悲剧,造成社会危害。家庭“冷暴力”多发生在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知识分子群体内部,行为多发生家庭内部,有很强的隐秘性,而且行为目的明确,是故意对对方造成心理、精神和人格上的伤害,使得受害人精神上长期遭受折磨,对家庭和生活失去信心,引发严重后果。家庭“冷暴力”多以感情冷淡、疏远,言语讽刺、辱骂,性惩罚,经济制裁和限制交往和精神自由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的是夫妻双方精神上都深受其害,而且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和参与社会交往能力构成威胁,“冷暴力”严重的情形则会成为危害社会安定的危险因素。家庭“冷暴力”的产生不仅是个人的责任,包括健全人格的缺失和婚恋观的物质主义扭曲,以及沟通能力的缺乏,还包括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变迁下的家庭道德伦理缺失、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导致家庭内部纠纷缺少原有的缓冲屏障、经济和工作的压力加剧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另外,现有的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和法制的不完善,使得家庭“冷暴力”缺少来自外力的制约。鉴于对家庭“冷暴力”成因的分析,本文从个人、社会、国家和法律四个角度提出应对家庭冷暴力问题的对策,培养健全的人格,要增强自身的自立自决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完善社会救助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健全国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机制,为受害者提供避难支持;最为关键的在于健全家庭暴力法律保障机制,明确界定冷暴力的概念和标准,完善证明责任的分配,加大对“冷暴力”的惩处和警示,为减少家庭“冷暴力”的发生提供坚强的法律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