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VHA273原毒株及其克隆株的比较研究以及原毒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包括三章: 第一章对杆状病毒的研究作了概括性描述,包括杆状病毒的结构、功能、研究进展等,并对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意义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从形态结构、生物活性、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构多肽等方面对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多核衣壳型的原毒株VHA273及其单核衣壳型的克隆株H9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毒株对虫体的毒力相似,但它们的病毒粒子结构多肽表现出明显区别,基因组酶切片段也有较多不同。用原毒株VHA273和克隆株H9分别感染3龄初棉铃虫幼虫,其LC50分别为2.987×104PIBs/mL和1.647×104PIBs/mL,当用2×107PIBs/mL感染3龄初棉铃虫幼虫,其LT50分别为4.866d和4.797d,说明原毒株与克隆株毒力差别很小,也进而表明病毒经空斑纯化克隆,未影响其对虫体的感染力。对两毒株的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分析显示,克隆株与原毒株相比,既有结构多肽带的缺失,也有新结构多肽带的出现,并且图谱显示它们的蛋白含量也有较大变化。其基因组酶切分析表明两毒株酶切片段也存在差异。克隆株与原毒株相比,既有原毒株所具有的某些片段的丢失,也有新片段的出现。在它们之间差异的酶切片段和结构多肽带中,很可能存在与病毒包埋型直接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它们可能是导致多核衣壳型毒株经细胞克隆最终转变为单核衣壳型毒株的原因。这些差异的发现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揭示多核衣壳型病毒和单核衣壳型病毒形成原因,为初步揭示囊膜包埋核衣壳数目的机制奠定基础。 第三章对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VHA273多核衣壳型原毒株的几丁质酶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并与21种杆状病毒和原核生物来源的几丁质酶蛋白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棉铃虫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VHA273毒株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713bp,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60kDa。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是是高度保守的基因。杆状病毒与原核生物的几丁质酶序列具有类似的较为保守的区域分布:Ⅰ区,即N末端区,是原核生物和杆状病毒几丁质 dH7硕士学位论文 w i 8 DIESIS 酶的信号肽区;11区,位于序列中部,是几丁质酶的活性区,该区具有几丁 质酶18家族的催化位点,具有很高的氨基酸同源性,是起催化作用的区域; Ill区,即C末端区,是杆状病毒几丁质酶的内质网结合区,含有内质网定位 序列mDEL序列)。杆状病毒与原核生物特别是细菌的几丁质酶具高度同源 性,暗示杆状病毒的几丁质酶基因与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有更为接近的进化 关系,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
其他文献
用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当期生产领用的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外购以及委托加工
以环戊烯为起始原料,先经碱性高锰酸钾氧化得顺式-1,2-环戊二醇,再经甲磺酰化、胺化得重要中间体顺式-N,N-二(4-甲氧基苄基)环戊基-1,2-二胺,最后经Pd-C/H2还原脱保护制得目
存货管理就是对公司的存货进行的管理,它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公
生半夏的毒性目前主要集中在刺激性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突变毒性三方面,常用减毒方法有炮制、配伍和煎煮。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吸收了反应释放的化学能,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根据化学反应在某一时刻
<正>区县党报作为本级党委、政府的机关报,应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交流的桥梁,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它既要将大到国家、小到地方的各种政策宣传到田间地头,又要将群众中的闪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
本文以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从探寻中小企业法的法律价值入手,借鉴西方国家中小企业法律制度的经验,系统地对我国中小企业法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
目的探讨瘦素、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和TNF-α的水平,免疫球蛋白检测采用比浊法,淋巴细
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中的细菌性病害,因其危害性也被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引起。该病害在前期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