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某猪场猪丹毒丝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表面蛋白SPA的原核表达

来源 :塔里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丹毒丝菌又称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和人类都有危害性的致病菌,它能引起高热、败血症、皮肤病变、关节炎等问题。由该菌引起的猪丹毒在各个国家均有报道,对猪群的各个阶段均有较大威胁,近年来给我国猪产业带来严重损失,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为了对新疆阿克苏地区猪丹毒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无菌收集2020-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规模化猪场患关节炎、败血症、流产等疑似猪丹毒发病猪的病料,包含了病猪心、肝、脾脏、肾脏、皮肤疹块等。对病料进行细菌培养,观察长出的菌落形态,并经革兰染色镜检和电镜观察,观察到该细菌为革兰阳性细小或细长弯曲状杆菌。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提取细菌基因组,用细菌16S r 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将扩增出来的目的片段与p MD19-T载体连接进行克隆、鉴定后提取质粒,送测序,经比对确定得到一株猪丹毒丝菌。为确定分离出的猪丹毒丝菌的药敏特性,对该株猪丹毒丝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中的十种表现为高度敏感;对磺胺类、硝基呋喃类以及两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为高度敏感。对林可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氯霉素类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为进一步明确该菌株的耐药特性和致病性,对该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大小为1913700bp的全长序列,并将其上传至NCBI,获得了基因登录号PRJNA816312,丰富了猪丹毒丝菌的全基因组数据库,同时对该菌全长序列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耐药特性、毒力因子以及其他基因功能分析。猪丹毒丝菌的其中一个毒力因子表面保护性蛋白SPA,在致病性强的猪丹毒丝菌中表达量较高,但是很少在无致病力和致病性弱的菌株中表达,结构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了对该场猪丹毒病的快速诊断和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选取了猪丹毒丝菌的表面保护抗原SPA作为目的蛋白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Sp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以分离猪丹毒丝菌的DNA为模板扩增其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 MD19-T-Spa,经鉴定、测序,Spa基因大小为1530 bp。然后,进行SPA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将p MD19-T-Spa质粒DNA经Bam H和XhoⅠ双酶切后获得Spa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化克隆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后,将重组质粒p ET-28a-Spa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经诱导1、2、3、4、5h,Spa的重组表达菌和对照菌,处理后的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后表达菌DE3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其大小与预期大小相同,为56.1KDa。
其他文献
MATLAB的绘图功能,可以将理论教学、实验演示于一体,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能用可视化的图形来表示,达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效果。本文借助MATLAB的图形绘制、符号计算等强大功能来解决求极值、求曲顶柱体的体积以及隐函数这三类应用问题,利用符号计算功能来计算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利用图形绘制功能将平面曲线以及空间曲面进行可视化处理,让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整
思政教育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关键作用。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把握文教结合、以美育德的时代内涵,选择实现路径并加以强化。文章从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管理、评估四个方面探讨思政化路径选择,以期为推进大思政、办好高校素质教育、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拓展育人空间。
该文通过调查农艺学性状及病虫害分析品种适应性,结合相应葡萄酒挥发性物质与感官分析(选择合适项目法和定量描述性分析法),旨在探究碣石山产区主栽白色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维欧尼’、‘胡桑’、‘阿拉奈尔’和‘小芒森’的酿酒特点。结果表明,5个品种农艺学性状表现良好,仅‘胡桑’抗病性较差,受绿盲蝽侵害较重,需相应防治措施。‘霞多丽’和‘维欧尼’酯类物质的浓度较高,表现为柑橘、柠檬、菠萝、香蕉和核果香气
阐述热敏电阻板材的种类和特性,引进特种化学药水对板材表面的镍层进行去除,针对压合层偏和涨缩以及钻孔毛刺等特殊过程产生的质量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改善,产品最终满足IPC接受标准和企业标准,探讨此热敏电阻电路板的制作方法的可行性。
为探究土壤绝对酶活性和相对酶活性在果园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果园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传统清耕(Conventional tillage, CT)为对照,研究秸秆(Corn stalk, CS)、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 Ryrgrass, R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White clover, WC)处理下α-葡萄糖苷
STEAM教育的兴起代表着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不断发展和成熟,同时人工智能热潮的到来标志着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编程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以STEAM教学理论为基础,将图形化编程充分融合到小学数学学习中,将跨学科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真实问题的场景中,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对现实问题进行界定、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组织与分析,运用图形化编程进行程序设计实现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中不断提及核心素养这个词汇,它不仅影响到该学科的最终教学效果,也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最终方向。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此为突破口,以提高其教育质量。
项目式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是适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实现了精选学习主题,优化语文课程资源;智能协作互动,促进语文深度学习;多维学习评价,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大步迈进。弱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确实只是辅助人类的工具,其地位上升不到主体层面,只能当作客体对待。那么,不再被当作客体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得上是强人工智能,才能拥有主体地位?有学者提出只要设置一种恰当的程序,智能计算机可能不仅仅是辅助人类工作的工具,而是可以拥有和人类一样思考的一种可能性,可以将其当作主体看待。对于其
[目的]准确分析与识别高原山区湖库水质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高原山区乃至全国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解译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2013,2016和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集丰—枯水期总氮和总磷水质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3期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的相关性,冗余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对水质的贡献。[结果](1)2013—2019年,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