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解郁方治疗肝郁痰阻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痰解郁方”治疗前后,肝郁痰阻型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评价“化痰解郁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PSD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降糖的个体化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予“盐酸舍曲林”加中药“化痰解郁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等的变化,同时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作为安全性指标,评价“化痰解郁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4例,完成临床观察患者77例,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总脱落率为8.33%。2.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血压、基础疾病、病灶分布、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总疗效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9.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情况:(1)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5.HAMD评分情况:(1)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NIHSS评分情况:(1)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降低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7.BI评分情况:(1)治疗4周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升高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8周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分析:整个观察过程中,在用药第1周,观察组有2例出现头晕,1例诉腹泻;对照组有3例出现口干,2例诉恶心,临床症状均较轻微,未做任何处理,2周后均自行消失,考虑为盐酸舍曲林已知的不良反应,以上8例观察对象均继续完成临床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心电图检查较前未见有临床价值的改变。两组血脂值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化痰解郁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肝郁痰阻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方面比单用盐酸舍曲林更具优势,可较好地改善“胸胁作胀、善太息、脘痞、嗳气频作、头晕目眩”症状。2.化痰解郁方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小针刀用于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骨科收住院及门诊行康复治疗的足底筋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予小针刀疗法,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患者VAS评分及AOFAS评分,对于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腰腹肌锻炼治疗腰4/5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腰腹肌锻炼,共锻炼3周;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刀治疗,7天1次,共治疗3次,针刀当天休息不锻炼;两组治疗期间均服用“塞来昔布胶囊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张喜奎教授(以下简称导师)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临床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导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提供新的思路及借鉴。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张喜奎教授门诊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全面
目的:观察“通腑泄毒汤”灌肠治疗腑实热结证急性胰腺炎伴腹腔高压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分析急性胰腺炎伴腹腔高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将78例腑实热结证急性胰腺炎伴腹腔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病例数70例,每组35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通腑泄毒汤灌肠,对照组加用生大黄粉灌肠,疗程7天。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腹腔压力水平、腹内压变化率、血清内毒素水平、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虎潜丸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损伤的临床疗效,拟为临床治疗肝肾亏损型退变性膝半月板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为虎潜丸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两组均予塞来昔布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运动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学位
学位
目的临床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胆汁反流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而胆汁反流与精神心理因素均会加重胃黏膜萎缩的病理变化程度,且CAG可能进展到癌前病变、胃癌的演变模式目前已得到认可。故本研究观察分析不同焦虑状态的CAG伴胆汁反流的证素特点及其差异性,明确其中医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思路,以期尽可能降低癌变的风险。方法本研究收集经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导师张喜奎教授(以下简称导师)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思路及处方用药经验。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导师门诊诊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下尿路感染患者,按照统一格式整理,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2.0等软件,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
目的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是临床常见病,其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近年来患病比例呈上升趋势。现代研究发现胆汁的反复刺激下可加重对胃黏膜损伤致胃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引起胃癌的发生。故本研究立用证素辨证方法,观察分析不同类型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现象,总结两组的证素分布特点及其差异性,以期达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的目的,降低癌变风险。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纳入2020年1月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