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在我国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总体上看,其规模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在发展中不断成长壮大,现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新型产业发展空间,也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开发区既然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引起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是:开发区是否圈占了大量的土地?其土地经营管理是否集约?土地使用效率是高还是低?为了解析这一问题,贯彻国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国策,进一步挖掘开发区用地潜力,本文通过课题研究,以国家级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角度,对其土地使用状况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期望这一成果不仅为促进国家级开发区,同时也为促进其他各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依据开发区空间组织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在全面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验证;同时对全国38个开发区进行系统地分析比较。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科学界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前提,对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以符合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   (二)针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特征,为了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开发区四至作为统一的评价范围,并采用“管理一覆盖一利用”的方法对开发区土地按照利用类型和供应方式进行双维度的分类,建立具有明确数据空间对应关系、口径统一的开发区用地信息调查方法体系。   (三)在分析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由用地调查、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用地潜力测算等3部分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框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由3个目标——土地利用状况、投入产出强度和管理绩效以及6个子目标,16个指标构成的3个层次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运用目标值法、挖潜法、先进经验逼近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多种方法确定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关键数据——理想值。进而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等4个方面探讨挖掘开发区用地潜力的途径。上述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内容。   (四)为了验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方法,本文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实证研究:(1)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关资料,形成用地数据库;(2)提取相关数据,运用评价模型和相应的指标对其土地使用状况和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开发区具有较高的土地使用效率;(3)为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本文还测算了该区土地的使用潜力,分析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途径。   (五)根据我国自然、社会经济地域差异大的国情,本文采用同口径、同时点土地集约利用调查数据,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3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得到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同时也揭示了开发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即:东部开发区的用地规模较大,产业用地的投入产出强度和效益最高,而且东部开发区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置也要好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开发区的工矿仓储用地比例最高,土地开发程度要高于东部和西部,其工业用地容积率也要高于东部和西部。而西部开发区土地集约指标水平相对偏低。   (六)在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就以下方面: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激励、监督、动态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机制;拟定开发区规划用地标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生产生活配套建设,提高并严格执行项目入区用地门槛标准,适当提高开发强度,采用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提高用地效率,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提高低效用地处置力度,建立开发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   通过系统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查和评价,对于促进开发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2)论文设计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符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评价目标,数据与空间范围一致,指标较为简单,数据易于取得,经过实证检验,具有可操作性;(3)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证研究表明,该区无论集约度综合分值还是单位产业用地的产出强度均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仍有大量的土地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4)通过对全国38个开发区的分析比较,证实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较为集约;鉴于我国的开发区土地利用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今后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不宜“大排队”,“一刀切”。(5)现阶段即使国家级的开发区土地使用效率较高,但仍有潜力可挖。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转型以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
学位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种类的变化对环境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而土壤动物的主要活动又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近年来,有关土壤动物的研
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煤矸石,而煤矸石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在不恰当的管理条件下会对环境会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收集到的山西省不同产煤区域煤矸石的
紫色土丘陵区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是长江流域、三峡水库水环境的重要影响区。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逐年增加,水环境恶化趋势日益突出。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基础上
者身处基层 ,常见到有些上级机关来人下基层 ,不但没给解决什么问题 ,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 ,使基层一听到工作组要来就害怕。一怕通知变卦。下基层事先通知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
人口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负担更为沉重,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即“高举邓小平理 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确立这样的主题,它是一个标志,即标志着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成
学位
学位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对自然作用强度不断加强的过程,上壤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载体,人类活动必然在土壤中留下印迹,特别是近代工业和高强度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属性都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论文研究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之第10课题《典型区土壤和作物中重要化学物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风险预测》的支持下,选择快速工业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