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睡眠类别在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变量、负性情绪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并分析各潜在类别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性,采用质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感受及影响因素,为明确重点干预人群,实施个性化睡眠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部分。量性研究: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湖南和宁夏两所精神专科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睡眠类别在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变量、负性情绪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并分析各潜在类别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性,采用质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感受及影响因素,为明确重点干预人群,实施个性化睡眠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部分。量性研究: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湖南和宁夏两所精神专科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调查工具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睡眠状况、负性情绪和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使用Mplus7.0和SPSS22.0分析资料,具体统计方法是采用描述性分析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睡眠状况、负性情绪及精神症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拟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潜在类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睡眠的不同潜在类别的表现特征;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睡眠各潜在类别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质性研究: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和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2例前期调查问卷中存在睡眠障碍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访谈资料采用Nvivo12.0质性分析软件和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入选的3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123(37.3%)例报告睡眠质量较差,存在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总体的64.5%。2.通过潜在类别剖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可划分为3个潜在类别:“睡眠问题较少组”,占总体的60.2%;“典型失眠且使用安眠药组”,占总体的15.7%;“入睡困难且不用安眠药组”,占总体的24.1%。3.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BPRS阳性症状得分、抑郁、焦虑、压力在患者不同睡眠潜在类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越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越容易出现在“典型失眠且使用安眠药组”(C2);压力和焦虑情绪越严重,BPRS阳性症状得分越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越容易出现在“典型失眠且使用安眠药组”(C2)和“入睡困难且不用安眠药组”(C3);抑郁症状越严重的患者越容易出现在“入睡困难且不用安眠药组”(C3)。4.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不同潜在类别与疾病复发存在相关性。相比“睡眠问题较少组”(C1),“典型失眠且使用安眠药组”(C2)和“入睡困难且不用安眠药组”(C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较高。5.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感受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的质性访谈中共提炼出6个主题,5个副主题:(1)睡眠障碍感受共归纳为三个主题:(1)睡眠压力加重;(2)愧疚和担心影响他人;(3)日间功能状态改变。(2)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共归纳为三个主题:(1)精神状态改变、(2)心理负担过重、(3)支持系统薄弱。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睡眠总时间明显超过普通人群,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效率低,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多。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可分为三个潜在类别:“睡眠问题较少组”、“典型失眠且使用安眠药组”、“入睡困难且不用安眠药组”。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BPRS阳性症状得分、抑郁、焦虑和压力在不同睡眠潜在类别间存在差异性特征。4.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的睡眠潜在类别与疾病复发存在相关性。5.伴发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方面的睡眠压力和心理负荷。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将阐明SOX17(sex-determining region Y(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17)在ccRCC中的临床意义;肾细胞癌786-O及769-P过表达和敲除SOX17后,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SOX17在ccRCC中进展的生物学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探究SOX17通过YAP对ccRCC的调控作用。方法对多中心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的术后标本进
目的通过脊髓损伤模型研究烙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及感觉功能,损伤局部微环境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Allen’s打击器制备SCI模型。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西药地塞米松组(C组)、烙灸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7d、14d、28d、42d、56d采用BBB评分、Reuter评分法判断损伤后大鼠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各组剩余大鼠分别在第7d、14d
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对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和总结研究,通过查阅先秦至清代时期包含不孕症病因病机论述的《傅青主女科》《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沈氏女科辑要》《济阴纲目》《女科经纶》《女科撮要》《女科切要》《女科指要》《女科秘要》《妇科秘书》《女科秘旨》《女科要旨》《女科精要》《女科正宗》等女科名著及涉及脾胃与不孕症之联系论述的《脾胃论》《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中医经
目的本文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寰枢椎内固定组与非寰枢椎内固定组,通过对比两组术后疗效,评估寰枢椎内固定在Chiari畸形Ⅰ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符合标准的Chiari畸形Ⅰ型病例总数27例,其中13例患者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寰枢椎内固定融合术”,将此类患者归为寰枢椎内固定组,14例患者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血管代谢及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进一步探讨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以期能发现肥胖儿童发生心血管病及骨代谢异常的早期高危因素,加强社会、医疗机构及家庭对儿童期肥胖防治及相关并发症的重视。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的儿童75例作为肥胖组,选取同一时期内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BMI在同性别、同年龄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诊断率,分析IMP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影响IMPC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医师评估IMPC是否需要更加积极的随访和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经
目的探究年龄因素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年龄组人ADSCs的形态学、衰老特征、分化潜能、表面标志物表达、增殖能力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组人ADSCs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7例健康患者的脂肪组织,年龄0-60岁。按供体年龄分为6组,A组:0-9岁(4例)、B组:10-19
目的通过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骨质疏松性髋部或椎体骨折住院的患者的相关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这一中心该类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相关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探究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或髋部骨折曾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50岁以上共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髙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1.分组及构建COPD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组,每组10只,COPD组大鼠采用滴加2次脂多糖叠加烟熏90天的方法建立疾病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2.鉴定COPD大鼠模型:每周记录大鼠
目的探讨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SNP)与cSLE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儿科及风湿科住院确诊的36例SLE患儿,随机选取年龄、性别及数量相匹配的对照组,总结SLE患儿病例特点,按维生素D水平分正常组、不足组与缺乏组三个亚组,分析SLE组与对照组亚组之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