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卒中后失语严重影响患者与外界的交流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恢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目的:第一,探讨影响卒中后失语症类型的主要因素。第二,通过随访观察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自然恢复的情况,寻找预测失语症近期恢复的因素。第三,评价多奈哌齐治疗急性卒中后失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入组开展研究。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检查、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NIHSS等工具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卒中后失语症类型和自然恢复的因素,比较多奈哌齐对失语的改善情况。
结果:
(1)不同失语类型间无明显年龄和性别差异;急性卒中住院患者中以完全性和运动性失语最常见。
(2)仅55.4%的失语症是由经典的语言中枢病变引起的,但经典语言中枢累及患者的失语程度往往较为严重。
(3)右侧半球病变引起失语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3.5:1),以非流利型失语为主。
(4)随访12周后,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影响12周后失语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发病初期的失语严重程度和卒中严重程度,两项因素相加对卒中后3个月时的失语严重程度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占76.1%,性别和失语自然恢复的速度有关,女性恢复得更快。
(5)多奈派齐组患者的失语严重程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
结论:
(1)急性卒中住院失语患者以完全性和运动性失语最常见,伴随着恢复过程,大部分患者的失语类型将演变为另一种更轻微的类型。
(2)男女患者的两半球结构差异和行为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半球病变时失语症发生概率的差异。
(3)交叉性失语提示右侧半球可能也参与语言功能。
(4)失语的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但损害部位仍是影响失语严重程度最重要的因素。
(5)发病初期的失语严重程度和卒中严重程度可预测卒中后3个月时的失语症预后。
(6)多奈哌齐可促进急性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