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观探析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伦理和道德就是人们生活中纠结不清的问题。伦理与道德也是齐格蒙特·鲍曼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齐格蒙特·鲍曼对伦理、道德的探讨以人类所处的道德场景为路径,主张自治道德、关注他者。他从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入手确立了关于后现代伦理观的建构原则。尽管鲍曼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家,他对伦理、道德的关注源于对大屠杀事件的分析,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中,伦理学进入了他的理论视野。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在鲍曼的社会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从后现代的视角对后现代社会的道德状况的诸多方面进行了透视,并且对后现代的道德状况自身进行了深刻反思,进而确立了后现代伦理的规范立场。因此,鲍曼视阈中的后现代伦理学就是从后现代视角反思现代伦理困境的伦理学。
   齐格蒙特·鲍曼并不是要尝试以一种新的道德范式取代已有的道德范式,他的后现代伦理观强调的是后现代的视角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关于伦理学的新理解。正是在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探求了道德生成的可能性问题。在齐格蒙特·鲍曼看来,道德就是承担起对他者的责任,道德的矛盾性才是道德的真正意义。鲍曼倡导建立一种后现代伦理学,主张用一套不囿于现代性的新范畴来解释当今社会的道德现象,后现代性与承担起“为了他者”责任的道德理解紧密相联。鲍曼认为后现代社会虽然出现了伦理危机,但道德的复兴也并非绝无可能,他的伦理观将解救后现代伦理危机,定位于“为了他者”的道德,关心他者、主动为他者付出,且为自己的道德选择负责,把关心和责任作为关系到人类生存状态的核心目标,将为道德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从而为道德的复兴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对鲍曼后现代视野中的现代及后现代社会道德状况的分析,揭示了理性与普遍性作为现代伦理的内核所造成的困境,对理性的过分依赖造成伦理他治,对普遍性的刻意追求造成个体道德的丧失。社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成员对道德规范、伦理规则的遵守,然而,现代社会生活中对道德知识的迫切需求与道德知识极度匮乏之间存在尖锐矛盾,这种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导致现代伦理学根基的“双重误置”,从而为反思后现代伦理揭开了序幕。
   后现代伦理是鲍曼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框架下探讨的一个重要论题。齐格蒙特·鲍曼从后现代性视角出发,追溯了后现代伦理观的形成及理论渊源;以大屠杀事件为特例展现了现代伦理的内在矛盾及其伦理后果;通过对现代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批判,揭示了现代道德困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必然性。随着非理性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盛行,伦理学发生了由他律伦理向个体道德的转向。这种转向既表现为后现代的伦理危机,也昭示着道德的真正回归。因此,后现代既是个体道德毁灭的时代,又是道德新生的契机。
   通过鲍曼后现代伦理学与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比照、鲍曼伦理学中的的理性与康德伦理学中的理性之比较,以及与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的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对后现代视阈中的伦理与道德进行了展望,从而引出了有关伦理和道德的其他的可能性出路--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对古希腊的德性传统的回归与重构以及哈贝马斯商谈伦理与普遍道德共识的达成,这些或许可以为摆脱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伦理危机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齐格蒙特·鲍曼的后现代伦理观关注个体道德境遇,为检视当前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虽然他的伦理观不可能为如何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提供详尽的答案或措施,但却应该被公正地看作是为拯救人类尊严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参考。本文还结合当今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前景分析,阐述鲍曼后现代伦理观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精神家园的借鉴意义。因此,他的后现代伦理观对现代性的深刻剖析对于提升对中国道德建设的认识水平亦将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当美学越来越被当做是一门研究美、研究艺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问时,已经越来越偏离了它在诞生之初的“感性之维”(这里的感性是指作为人的先天能力的感性能力,而非后世所说作为美的对象的感性特质)。当然,这也可看作是历史发展或者说美学理论发展的一种看似必然的结果。不过,不管这一学科如何发展,美学总是与“感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是原因.Aesthetic(美学的英文)本身就有感觉、感性的意思,而且美学所
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当今社会,宗教是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思想解放、言论自由,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宗教也作为一种文化活跃在我们的生活舞台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许多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问题上,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高校在学术上的包容性,思
学位
卡尔·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在颠倒黑格尔精神哲学以及超越费尔巴哈“类本质”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劳动学说及人的本质理论,并运用“异化劳动”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受到损害的事实。汉娜·阿伦特则是从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发,阐释行动概念,并试图从行动者的行动中彰显人的本质。本文的研究路径是以马克思的“劳动”和阿伦特的“行动”为主线,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是马克思论“劳动”与人的本质
牧首制是东正教会所实行的以牧首为最高领导的制度。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会在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5个教区设立牧首,管理教区事务,后来逐渐形成由牧守管理教区这一制度。基督教分裂后,罗马教区牧首以“教皇”身份成为天主教的首脑,其他4个教区仍然保持着的牧首制。基辅罗斯教区是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下属的一个都主教区。所以在15世纪中叶之前俄罗斯的东正教一直受制于拜占庭。俄罗斯教会在组织上
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俄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宗教大法官”一章更是被誉为是其所有作品中最核心和最珍贵的部分。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该作者生长在宗教文化的土壤中,并试图通过其作品阐发他对于宗教哲学的理解,已经被认为是公认的事实。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也开始
审美现代性可以说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词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现代性的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审美现代性思想,并进而追溯到19世纪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德莱尔作为“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早期主要倡导者之一,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赋予了这个词一种全新的含义。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由于工业革命所造就的现代大都市已经初步形成,现代都市飞速发展的特征也已经呈现。由于发展迅速,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感
学位
“审美无利害”原则的确立在美学界被公认为是现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分水岭,是使美学终于获得独立的一块理论基石。由此,“审美无利害”成为康德以来西方美学史上的核心命题,更是现代美学的核心命题。自康德从经验与先验两个层面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剥离,以“无利害”的愉悦为美与审美产生的基点,确定主体鉴赏判断的能力与原则以来,审美无利害原则遂成为美学发展演进的一条主线,美学理论与文艺实践几乎总是在“审美无利害”与“
学位
“艺术摹仿真”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理论话题。柏拉图率先从这个角度对艺术的合法性地位提出了质疑,而在亚里士多德做出辩护之后,它则成为西方哲学界以及艺术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18世纪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黑格尔也认为艺术只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第一阶段,最终要被哲学所取代。进入二十世纪后,艺术实践的多元化发展更是使艺术在摹仿真的维度上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艺术的终结因此成为一些
学位
人物品鉴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品评、鉴赏、褒贬人物的文化现象。在这一时期内,与人物品鉴相关的人物和著作比较多,刘劭的《人物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性著作。《人物志》中的人物品鉴既承续了汉末人伦鉴识之风,又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魏晋人物品鉴、人物品藻等文化现象。《人物志》虽然是出于建立客观的选材标准的政治实用目的而著书立说的,但是其注重从人物的外在形象而“观”其内在性情,从而鉴别出不同的人物类型,这种人物品鉴
学位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苏珊·朗格艺术符号论的基础之上,从符号创造、情感概念、抽象等概念出发,深入发掘朗格理论中有关“艺术欣赏”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批判和继承,进一步指出“观众”在艺术欣赏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艺术不能没有观众,“观众-艺术品”的关系与“艺术家-艺术品”的关系同样重要,因此,同艺术创造的活动一样,艺术的欣赏活动也是构成艺术本质的重要内容。  朗格否认了艺术家和观众的直接交流,而只承认“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