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行政争议问题处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中的行政争议问题是一项困扰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难题。民事诉讼中的行政争议,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援引某一行政行为决定作为其主张权利的理由,而对方对该行政行为决定的效力存在异议,由此引发的纠纷。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对民事诉讼中所涉及行政争议的处理模式,有如下两种:1.独立审查模式。其理论基础包括:(1)司法权与行政权各自独立,并且司法权有监督制约行政权的权力;(2)司法自主性理论;(3)在我国并没有大陆法系国家的专门行政法院设置,我国只有单一的法院设置,人民法院无论审理民事还是行政案件,均是以人民法院而非具体审判庭的名义做出的,法院身兼民事争议的解决和行政争议的最终解决两种权力。其具体应用方式为:即运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判定该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但不在裁判中对行政行为决定的效力进行宣告;2.拘束力模式。其理论基础为行政行为决定对民事审判具有拘束力。除无效行政行为以外的其他所有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具有拘束力,非由法定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不能否认这一效力,因此民事诉讼中涉及到的行政行为,民事诉讼本身无权评判,只能通过行政救济的途径解决。因为民事诉讼中法院对其无法评判,所以行政行为决定应属于民事裁判的依据。其具体应用方式包含五种子类型,即:(1)直接根据行政行为决定做出判决;(2)诉争行政行为已超过行政救济时效的,视该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作为定案依据;(3)限令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行政救济,逾期不提起的,视该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作为定案依据;(4)诉争行政行为提起行政救济后,中止民事案件审理,等待就该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提起与完成,并以其结果作为定案依据;(5)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笔者所从事的是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遇到的许多案件,都存在此类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予以厘清,以指导今后的审判实践。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这一问题的内容和实质,引述了现今理论及实务界对此的两大分歧意见。第二部分则对两大分歧意见进行了展开讨论。首先分析各自的理论基础,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接着又分析了各自的具体操作模式,指出了各自的利弊。初步确立了独立审查模式的优势地位。第三部分则在前一部分的比较基础上,探讨了域外法治先进国家的做法,并探求其采取各自做法的原因,即各自所基于的法治国情。通过对各自法治国情与我国当前法治国情的比较,得出了取法乎中的结论。也同时印证了独立审查模式的定位于此相符。第四部分则对独立审查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运用案例佐证,把在民事诉讼中解决行政争议纳入到民事证据认证体系,即证明力评判体系中来。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社会治理目标模式的确立,非政府组织在承接政府改革转移出来的职能过程中获得了更多
东晋玄言诗出现于公元三至四世纪的西晋末年,是以玄学思维方式来表现玄理的诗。英国玄学派诗歌(The Metaphysical Poetry),是十六世纪末发展并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在英国达到鼎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是两类最基本的民事责任,关于两种责任竞合的处理问题,是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长期困惑的一个重要课题。《合同法》第122条关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保护红松为主的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凉水自然保护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以凉水自然保护区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固定样
本文采用熔铸法制备了TiC/Ti-6Al-4V复合材料,TiC体积含量分别为5%、10%和15%。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中TiC的形态形成及生长机理,探讨了TiC形态的控制和改善手段,分析了热处理
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纷繁缜密的伦理道德体系,而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其慈悲思想。从伦理学的层面来说,慈悲思想是作为佛教自身的道德准则而存在,秉承拔除众生痛
猪圆环病毒(PCV)在驻马店猪场感染十分普遍,据2016~2017年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猪场血清学调查发现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率高达77.34%。PCV能引起猪的多种发病
随着现代海洋军事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强,从而对驱动舰载机弹射起飞的航母弹射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现役的蒸汽弹射装置已难以满足对大质量舰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运用,耐药菌的加剧出现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菌株1983年被Kliebe.C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微型企业作为农村经济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活跃元素,其重要性已愈加突显,如何促进其长期有效的快速成长,从而为农民增收作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