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刻意曲解机制的认知研究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意曲解又叫故意误解,是语言使用者在会话交际中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故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所使用的一种交际策略。刻意曲解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然而,这一语言现象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该现象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的研究多是从逻辑学、修辞学和语用学视角展开,重在探讨刻意曲解的触发因素、实现方式、语用功能等方面。那么是什么促使人们使用刻意曲解这种交际策略呢?刻意曲解的认知机制又如何?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ICM)和心理学中的抑制与突显机制,本文构建了从认知角度研究刻意曲解的理论框架,旨在对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新的解读。文章主要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刻意曲解:一、刻意曲解的心理动因;二、刻意曲解的认知机制。我们认为,听者在完全领会说者交际意图的基础上,故意曲解说者的话语,是由于交际意图所需。众所周知,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会话中,交际双方总会有意无意地将会话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刻意曲解正是听话人在其心理动机的驱使下做出的一种有效选择。关于刻意曲解的认知机制,我们认为涉及两个过程:一是听话人对说话人话语的理解过程;二是听话人作出应答的过程即曲解的过程。在第一阶段,听话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话语语境,会激活一个说话人所期待的ICM,从而达到正确解读。但由于受其心理动机的影响,听话人不会突显所接收到的全部信息,而是在这些信息中做出筛选,决定哪些应该突显,哪些应该抑制,尽管在有些情况下这个选择是无意识的。因此在第二阶段即刻意曲解的生成阶段,听话人会经历这样的认知过程:(1)听话人抑制了说话人的原意,将说话人话语中的某些特定表达界定在另外一个参照理想化认知模型(reference-ICM)或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event-ICM)中,突显了一个不同的意义;(2)听话人和说话人共享同一个参照理想化认知模型或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但指向了同一个参照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不同实体或是提取了同一个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不同实例;(3)说话人在发话时没有进行隐喻或转喻推理,而听话人在解读时运用了隐喻或转喻推理;或说话人在发话时运用了隐喻或转喻推理,而听话人在解读时没有进行隐喻或转喻推理。隐喻和转喻推理的不确定性致使说话人和听话人头脑中突显了不同的成分。本文是从认知视角对刻意曲解的机制所做的尝试性分析,希望能对刻意曲解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无X无Y”格式都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语法形式,既可以用在日常口语中,也可以用在书面语中,适用范围极其广泛。笔者查阅了国内主要的语言学类期刊及
随着我国交通路网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以其穿山越岭的优越性被广泛采用。随之,公路隧道施工项目逐渐增多,其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亟需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头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它开始影响我国的翻译研究,在它的推动下,我
回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在翻译实践中并不鲜见。较之顺译,回译有其自身特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处理回译对象,既关系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涉及到一国文化的重构和回流。本文
目的:将QLQ-STO22引入国内,并评价其可行性、信度和效度。方法:以2003年6月1日至12 月31日在某市三家医院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状况、简明病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其方言较为复杂。元氏方言属于晋语区鹿元片,是晋语的边缘地带,属于晋语和冀鲁官话的交界处。该方言保留了一些中古音的特征,也融入了官话方言的特点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产生在中国,却属于全世界。许多国内外译
从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把隐喻作为一种概念思维现象纳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以来,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在揭示人类认知思维的共性和个性及语言、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来探索同声传译中的副语言现象及其对口译学员同传输出的影响。作者通过考察副语言相关文献,将副语言分为语言的语音修饰成分和身势动作修饰成分。作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