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AHI1蛋白SH3结构域的初级晶体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HI1(Abelsonhelperintegrationstie-1)基因是一个导致非白血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助前病毒整合位点,它与原癌基因c-myb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目前的研究表明AHI1基因的突变与致白血病物质生成有关,AHI1基因的突变会也是引起Joubert综合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研究表明AHI1蛋白可以和一种在新生儿的发育及胞内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的亨廷顿蛋白结合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protein1,HAP1)蛋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在脑部早期发育中的起重要作用。但这些过程的具体分子机制并未阐明。人的Ahi-1基因编码一个119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AHI1或Jouberin),这个蛋白包含了一个氮端的coiled-coiled结构域,七个串联的WD40结构域,一个碳端的SH3结构域及一些潜在的SH3结合位点,有趣的是AHI1蛋白的SH3结构域和很多经典的SH3结构域如:Ab1,Fyn,和Lck相比有很低的同一性,只有一些十分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相同。 得到AHI1的三维结构能够方便对其功能的研究,也便于寻找与其相互作用的新的配体。本文选择了涉及很多蛋白相互作用的SH3结构域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深入的了解AHI1蛋白SH3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本实验克隆、表达、纯化了AHI1蛋白的SH3结构域,并对纯化后的蛋白作了初步的晶体学研究,也利用了GSTpulldown的方法对AHI1的SH3结构域与HAP1蛋白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进行了验证。通过NI柱和分子筛的两步纯化,我们得到了纯度大于95%的SH3结构域,动态光散射分析表明,SH3在溶液中是以单体形式存在。通过坐滴气相扩散法在0.2MAmmoniumsulfate,0.1MSodiumacetatetrihydratepH4.6,30%w/vPolyethyleneglycolmonomethylether2,000条件下得到可用于衍射的晶体。一套分辨率至2.5A的晶体衍射数据被收集并分析,结果表明AHI1蛋白的SH3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1212,晶胞参数为a=67.377,b=67.377,c=98.549A,α=β=γ=90°,经计算,晶体的Vm为1.94A3Da-1,晶体的溶剂含量约为36.69%,一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中含有一个SH3分子。GSTpulldown实验表明AHI1的SH3结构域不和HAP1蛋白的多脯氨酸区相互作用。这表明AHI1和HAP1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通过其它结构域介导。
其他文献
反常扩散现象是溶质运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尺度效应”和“拖尾分布”。目前研究表明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与传统的整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相比能更好地描述这些现象。
  牛首山胜景高陡矿坑岩质边坡为佛教圣地的百年工程。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以及工程类比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岩土工程计算分析参数。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定性分析了节理组
会议
  本文介绍了北京区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的特征,结合地铁工程的特点,分析北京地铁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确定地铁勘察的重点和难点,着重根据地
敲除Periostin基因后,小鼠骨髓中CD11b+Gr1+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在乳腺癌转移的早期阶段,Periostin蛋白能促进MDSC细胞向肺部的浸润,形成转移前免疫抑制微环境。Periostin可通过
各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点式传感的概念,可实现对被测对象的连续分布式监测,能够捕捉到被测对象的整体应变性状。因此,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岩土工程监测的研究热点。
  混凝土桩基础在现代建设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桩基础是隐蔽工程,受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桩基础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为了提
近年来地下水中重非水相液体(DNAPL)有机污染物的治理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DNAPL如杂酚油、柏油、氯化烃等,由于比水重,通过非饱和土层后会一直往含水层底部渗透,遇到基岩
  在硬质围岩隧道工程中施工方法多采用爆破法,若周边环境复杂,尤其经过城区时,建筑物密集,需要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以防产生扰民、上覆地表建筑物振动开裂等影响。本文简
  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制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格构、预应力锚索锚固段钢绞线应力分布等快速锚固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对自承载式预应力锚索、快速确定合理锚固
第一部分CDK1158激酶活性与凋亡的研究   CDK11p58是一种在G2/M期特异性表达的蛋白激酶,在许多细胞中被证明与细胞凋亡相关,但机制仍不明确。我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证明C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