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两国对“治未病”研究的现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未病”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日渐成熟,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近年来,“治未病”理论和临床运用研究,成为中日两国医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两国学者对“治未病”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各自在不同或相同的领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研究综合反映近十余年来,两国在“治未病”方面的现状,同时对比中日两国间在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内容的异同,以及各自研究的特点和优势,以促进中日两国“治未病”理论研究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本研究检索了近十余年中日两国有关“治未病”理论的研究报道,以《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从“未病”,“治未病”的定义、思想源流、重要意义、理论阐发、现代研究、临床运用等多角度对中日两国“治未病”研究进行了梳理、综合,基本反映了两国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国在有关“未病”的范围、“未病”研究的重点,“未病”的现代医学介入,未病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均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中国“治未病”研究几乎均为中医,而日本则有许多西医的参与,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角度的不同,从而在研究重点的设置、研究手段上差异较大。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判别两国研究成果的优劣,更应从不同和差异中互相学习,共同推动“治未病”理论的研究向前发展。目前中日两国在“治未病”的研究领域缺乏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两国学者共同研究发表论文的报道屈指可数,笔者认为,今后可在狭义“未病”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两国间的交流合作,将中医四诊方法和辨证论治与现代先进的“未病”检测诊断技术结合,有望推动“治未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太阳为什么不是方的?鱼儿为什么不和人一样行走?我们怎么就摆脱不了影子呢?……”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内部结构、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探究是他们天生的本能。法布尔说:“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但我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的关键性时刻,我党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三中全会对改革与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三中全会对当前开展形势教育不仅 The Third
摘要: 英语教学中主动学习品格的培养是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外活动的组织。课堂上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感情交流,促进课堂和谐;课外加强活动的组织,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品格 能力 趣味性 和谐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形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有学习热情和生动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研究从开始至今经历了起始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但还有待拓展和深入。 The research on th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医证型与胰高糖素的关系,为T2DM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并为T2DM及高胰高糖素血症的中医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按WHO诊断标准,收集315例T2DM患者。根据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生肌化瘀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通过检测表皮干细胞标志物及细胞增殖指标的表达情况,为祛瘀生肌中药外用通过诱导表皮干细胞分化而促进创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对独活中4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烘制温度(30,40,50,70,100℃)和烘制时间(2,4,6,8,10 h)制备独活饮片.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二氢欧山芹醇
建立了Fe(Ⅲ)-磺基水杨酸褪色光度法测定硫普罗宁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硫普罗宁分子中的巯基(—SH)可将Fe3+还原为Fe2+,采用磺基水杨酸作为Fe3+的显色剂,借褪色分
摘要: 高职院校的管理类学生在就业竞争压力下,体现出因性别、专业差异而具有的个性特征。应做好就业促进工作,实事求是地深入了解和仔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恰如其分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从而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类生 就业心理特点 疏导对策    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除机械、工程类等具有明显的技能性、应用性特点的专业外,还有诸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文秘、经贸商务、财
摘要: 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学风建设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农业高等院校经管类研究生的学科特性和学习特点,探讨了本学院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 经管类 研究生 学风建设    随着研究生扩招步伐的加快,高层次就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本应促进研究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从教育部的重要讲话和媒体的报导中,我们发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由内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