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抑制 CA IX 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靶向CAIX联合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作用和潜在机制。
  方法:采用CoCl2对大鼠肝癌细胞系McARH-7777进行缺氧刺激,模拟肝动脉化疗栓塞所致的缺氧条件。采用CCK8试验检测缺氧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及乙酰唑胺与阿霉素在缺氧条件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 t方法检测缺氧条件下乙酰唑胺对细胞HIF-1和CA IX的表达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缺氧条件下乙酰唑胺对McARH-777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建立SD肝癌大鼠模型,将20只模型大鼠分为乙酰唑胺+TACE、乙酰唑胺+TAE、TACE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作为化疗药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钙黏蛋白及Ki67的表达。
  结果:在缺氧条件下,HIF-1和CA I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乙酰唑胺降低了缺氧McARH-7777细胞CA IX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了缺氧细胞的侵袭活性。在一定浓度下,乙酰唑胺联合阿霉素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优于单一给药。与对照组相比,乙酰唑胺与表柔比星均能增加缺氧下的自噬通量。在大鼠肝癌TACE模型中,乙酰唑胺+TACE组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其他组,予乙酰唑胺组的E-钙黏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乙酰唑胺联合表柔比星可以增强抗肿瘤疗效,并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靶向抑制CA IX可能是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前10,约占总体患癌人数的2.1%,相较于其他实体肿瘤,死亡率较低[1,2]。据2015年我国流行病学统计,甲状腺癌死亡人数约为0.68万,占总癌症死亡人数的0.24%[3,4]。过去数十年间,甲状腺癌发生率在全世界各地均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平均发病率以每年6%的速度升高,尤其是发达国家及沿海地区[5]。据统计,甲状腺癌
学位
目的:  通过对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加深对该疾病以及肺部并存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在该病的诊治上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通过肺组织病理和/或者病原学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
目的:肺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的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肺部恶性肿瘤,仅占所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0.3-3%,其特征在于缺乏NSCLC的传统组成部分,存在肉瘤样或异源肉瘤成分。它的预后生存时间与NSCLC相比往往更差。目前肺肉瘤样癌患者治疗方式有手术及手术联合放疗,但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减少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最终导致器官终末期损害,包括贫血、骨骼病变、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等。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MM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约为4-6/10万,平均年龄65-74岁,男性较女性多见,已成为继霍奇金淋巴瘤之后,第二常见
目的:  1、构建小鼠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CecalLigation Puncture Procedure;CLP),研究STAT3抑制剂BP-1-102对小鼠脓毒症所引起的肾功能损伤、肾组织炎症的影响。  2、探索STAT3抑制剂BP-1-102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凋亡相关指标的变化。  3、探索STAT3抑制剂BP-1-102影响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机制以及可能参
目的: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重症监护室中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生命支持手段。然而,在使用机械通气,尤其是控制性通气(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中患者容易发生膈肌功能损伤,称为机械通气引起的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 dysfunction,VIDD)。VIDD的发生会导
期刊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对其涉及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许多机制尚未发现。众所周知,基因突变在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也离不开基因的变化,而基因的变化更是导致了各种机制的改变。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帮助指导临床预测疾病预后、治疗疾病,我们可以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是致死致残率极高、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严重的神经损伤可导致运动失能和认知损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急性脑缺血的处理趋向于尽快恢复缺血区域的有效灌注,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再灌注的过程中脆弱的脑细胞很可能受到剧烈的损伤,导致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我们实验的出发点。实验表明电针预处理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