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86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芒硝矿储量巨大,资源赋存稳定,有逐步替代芒硝矿,成为工业原料硫酸钠的重要来源的趋势。由于其传统开采方式(旱采法和硐室水溶开采)多存在劳动强度大、开采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许多学者因此提出原位溶浸流体化开采的方式来进行钙芒硝矿的开采。目前,针对钙芒硝盐矿原位溶浸流体化开采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后期的水溶开采方面,对于前期的水压致裂过程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基于此,本文从研究钙芒硝水力压裂作用下裂纹扩展-溶解机理,为钙芒硝矿层的流体化开采提供参考,丰富水力压裂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进行了钙芒硝的力学特性试验,以及在轴压/围压为5/4 MPa、7/4 MPa、9/4 MPa三种应力条件,清水/饱和盐水两种压裂介质下的水力压裂试验,并采用3D形貌扫描仪对破坏端面的裂纹形态进行扫描,结合裂纹粗糙度表征公式和裂隙内部几何特征表征方式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本文所取钙芒硝岩样(四川彭山钙芒硝矿)的抗压强度为11.43-24.90 MPa,平均为16.86 MPa;弹性模量为2.10-3.45 GPa,平均为2.76 GPa。密度为2.71-2.77 g/cm3,平均为2.74 g/cm3;泊松比为0.23-0.32,平均为0.26。抗拉强度为1.62-2.59 MPa,平均为2.08 MPa。内摩擦角为23.44°,内聚力为4.28 MPa。(2)通过对钙芒硝水压致裂过程进行分析,并引入控制方程对其进行描述。综合各个过程的控制方程,予以初值和边界条件,建立了钙芒硝水压致裂裂纹扩展-溶解耦合数学模型。(3)清水/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的压裂曲线分为三个阶段:水压升高阶段,裂纹扩展阶段,水压下降阶段。两种压裂介质的区别主要在于:清水致裂钙芒硝过程中,存在多次起裂,同时裂缝扩展过程伴随着溶解现象,因此在裂纹扩展阶段,压力波动剧烈,持续时间较长(370 s);而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过程中,起裂次数较少,趋于一次性完成起裂,同时饱和盐水浓度较高,裂缝扩展过程几乎不存在溶解现象,所以压力波动较小,持续时间较短(250 s)。(4)在围压保持4 MPa不变,轴压为5 MPa、7 MPa、9 MPa的条件下,清水致裂钙芒硝的起裂压力分别为10.34 MPa、11.68 MPa、12.73 MPa;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的起裂压力分别为10.71 MPa、11.96 MPa、13.01 MPa。饱和盐水致裂的起裂压力比清水致裂的起裂压力分别提高3.5%、2.3%、2.2%,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的起裂压力较高。(5)同一地应力条件下,清水/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的裂纹扩展方向是一致的。围压保持4 MPa不变,随着轴压的增大,裂纹由平行井眼方向扩展转变为垂直井眼方向(平行于井壁方向)扩展:当轴压为5 MPa或7 MPa时,清水/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形成了横向裂纹,随着轴压增大到9 MPa,清水/饱和盐水致裂钙芒硝形成纵向裂纹(具有一定角度)。(6)钙芒硝清水压裂过程受到应力和溶解的共同作用。不同应力状态下,围压保持4 MPa不变,随着轴压的增大,钙芒硝水压致裂后裂缝端面粗糙度随之增大,裂隙开度随之增大,裂隙接触域随之减小。同一应力状态下,钙芒硝清水致裂后裂缝端面粗糙度数值大于饱和盐水致裂的粗糙度数值。清水致裂后的裂隙开度大于饱和盐水致裂后的裂隙开度,接触域小于饱和盐水致裂后的接触域。
其他文献
本文对平朔9号气煤(PS9)、屯兰2号焦煤(TL2)、长治3号贫煤(CZ3)的聚集态结构和热解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热解行为与聚集态结构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从聚集态尺度上对煤样中芳香层片间距离d002、堆砌高度Lc、延展度La和堆砌层数Nave等微晶结构参数进行表征;利用拉曼光谱(Raman)对煤样的有序性进行分析;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煤样的聚集态结构进行系统的观察,
对于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动力灾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岩石破坏规律的研究一直是许多学者长期所研究的课题。现今,声发射监测技术作为无损监测的一种方式,利用该技术对岩样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已成为研究岩石破坏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该技术进行监测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岩石声发射实验的定位精度,这样才能建立声发射与岩石破坏之间的正确关系。而以往声发射定位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一般采用加载力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存在实
“中国智造”的提出,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数煤矿企业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为了顺应时代进步的需要,煤矿企业还需从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选煤厂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承担着洗选的工作,选煤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对于整个煤矿企业有着重要意义。煤泥水处理作为整个洗选流程中重要的一步,关系洗选循环水的质量,影响选煤厂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浓缩是当前煤泥水处理的主流方式,浓缩过程
浮选是煤泥降灰提质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但是其表面含氧量高,表面孔隙大,常规捕收剂煤油(轻柴油)与水不互溶,难在矿浆中分散,在煤粒表面铺展困难且易进入煤中孔隙,使得在浮选过程中不仅药耗过大且其捕收性和选择性都不理想,因此低阶煤被认为是一种难浮煤泥,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经济供给意义重大。论文对五种含氧量不同的煤泥进行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XRD测试以及XPS测试,确定煤
温度梯度引发的岩石热破裂在地热开采的井筒建造、储层改造、长期地热提取等各个过程中广泛存在。干热岩钻井过程中由于循环泥浆的使用,井筒围岩急剧冷却,力学性能劣化,造成井壁坍塌、失稳;人工热储建造过程中,高温花岗岩体经低温介质的急剧冷却作用产生热冲击破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发生改变;长期地热提取过程中,储层岩体裂隙(循环通道)表面受低温水的冷却作用会有新的微裂纹产生,增大储层的渗流和换热能力,提高采热能
煤矿绿色开采中迎采动工作面留小煤柱掘巷可有效解决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但迎采动掘巷受动压影响,巷道变形极其严重,而现有的围岩控制技术不能较好的解决此问题,这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生产。迎采动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小煤柱护巷技术,对解决这一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预裂爆破切顶方法可有效削弱采空区侧形成的悬臂岩梁及基本顶弧形关键块等传力结构的应力传递路径,并使矸石及时充填采空区对上覆顶板形成
己有研究表明,井下留设煤柱长期受覆岩影响,会发生蠕变变形,导致煤柱失稳,由于采空水的存在,使得煤柱内部形成孔隙水压,会进一步影响煤柱蠕变变形。目前为止,针对含水煤岩蠕变特性的试验,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建立的含水煤岩蠕变本构模型,可以准确的描述煤岩含水率对其蠕变特性的影响,这为不同孔隙率及孔隙水压条件下煤岩体蠕变特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以往成果主要针对煤体在温度、轴压与围岩影响下蠕变特性研究
沿空留巷技术在矿业工程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巷旁支护混凝土充填体因不能够与上覆岩层形成有效的协调让压等结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高延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等优点,可作为理想的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充填材料。本文以C40普通混凝土配比为基础,选取矿物掺和料粉煤灰、韧性较高且有良好缓冲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常用来提高混凝土延性的钢纤维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改性,并按照混凝土力学
我国铝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与国外铝土矿相比,我国铝土矿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铝硅比较低,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原料的铝硅比,满足拜尔法生产工艺条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十二胺、季铵盐类及其混合药剂为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和脉石矿物、混合矿和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研究,并采用吸附量测定、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进行了浮选药剂在
煤矿资源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能源支柱。随着煤田浅层的煤炭消耗殆尽,煤矿的开采不断向地层深部进军。由此,众多煤矿出现了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大部分是孤立的、不连续的,而且存在着积水,大大增加了探测的难度,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对于这些复杂采空区,寻求切实有效的勘探方法以及合理的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鉴于煤系地层中常存在的复杂采空区情况,论文通过物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