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钾离子共体诱导黄瓜对霜霉病抗性及其酶机理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 cubensis(Berk.et Curt.) Rostov.]是困扰黄瓜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生产中每年使用大量的农药来防治该病,这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诱导抗病性被认为是防治黄瓜霜霉病最具有潜力的途径。本试验是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一真叶期用浓度为0.20%、0.50%、1.00%、1.50%、2.00% 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进行诱导处理,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的试验中,经0.20%、0.50%、1.00%、1.50%、2.00% 的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处理的植株可比对照植株推迟发病3-6天,平均病株率分别比对照的降低了25.26%、26.63%、31.46%、39.12% 和33.38%;平均病叶率分别比对照的降低了22.89%、28.08%、34.02%、38.86% 和36.59%;平均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的降低了18.32%、28.97%、34.80%、35.89% 和36.77%,且能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平均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31.99%、43.75%、51.23%、53.43%和53.70%。在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植株产生对霜霉病诱导抗性的迟滞期为2-4天,潜育期为7-9天,诱导抗性保持的有效期能达到27天。黄瓜幼苗经不同浓度的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处理后,植株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酶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并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此外,本试验还得出氯钾离子共体液诱导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00%和1.50%。
其他文献
Although function 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 in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few papers deal with the problem betw
一、问题提出rn专业承诺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项目中的跳绳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其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观念方面,同样发挥其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是从跳
果皮褐变是限制荔枝长期贮运、导致荔枝货架寿命短及降低荔枝果实商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对此作过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对果皮褐变机理仍然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为止,该
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浓度和接种苗龄,对甘蓝黑腐病(Cabbage black rot)苗期抗病性表现进行比较,筛选出一套适用于甘蓝苗期的鉴定方法。用此方法,以“京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