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墓葬分布广泛,艺术面貌多样。四川地区尤为特殊,主要包括利州路、夔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又称“川峡四路”。宋代石室墓图像皆以石材雕刻而成,除了四神、武士等常见的宗教题材外,以墓主像、侍者、启门、花卉等体现世俗生活的内容为主。艺术手法以圆雕、高浮雕为主,也有一些浅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完毕进行彩绘,具有典型的厚葬特征。从历时角度看,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继承了本土汉代石棺图像的诸多题材,到了北宋时再次复兴,部分内容有所创新。南宋时期达到最为繁盛的阶段,元明时期依然有所表现,可见区域性丧葬传统的巨大韧性。从共时角度看,相较中原北方地区的砖室墓,南方两浙路、江南路、荆湖路的土坑竖穴墓而言,四川地区主要以“同穴异葬”的长方形石室墓为主。墓葬空间宽绰,但防盗性和密闭性相对减弱,更加强调石刻图像的装饰性。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配置具有明显的艺术规律,主要受到性别、等级与财力的影响。士庶墓葬图像的格套化和程式化特征明显,高级官吏墓葬图像的内容更为丰富、配置灵活多样。安丙家族墓室后龛的图像有明显区别,出现持笏文官、香几瓶花等图像内容,体现了严格的官方礼制。杨粲夫妇墓中的女性文官、胡人献宝、龙椅等图像配置,体现了礼制和僭越综合交错的西南边域图景。泸县六座石室墓中启门者有男女之别,侍者所持器物也有不同,说明宋代礼制文化在士庶阶层中得到遵守,并呈现整体下移的态势。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中,家居场景、世俗生活题材显著增多。审美世俗化、商品化、文人化、复古化的倾向日益扩大。八卦、真文、真武大帝等图像反映了地域性道教信仰仍是主流。《楞严咒》等榜题图像体现了佛禅思想,和地上的大足石窟等图像内涵基本一致。整体而言,在同一座墓葬中虽然以区域性的道教信仰为主,但也融合了儒家、佛家思想,呈现“三教圆融”的趋势。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内因主要表现为:自汉代以来悠久的石质丧葬传统;丘陵地带充足的石材原料;宋代大足、千佛崖等石窟带的影响,以及系统的石刻技术和人才保证。外因主要表现为:由于南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政治军事格局骤变,宋廷给予了特殊的“八路定差”、“怀远”等政策支持;农业、盐业、茶业等富庶经济的保证;中原北方地区移民文化的渗透等。可见,四川地区宋代石室墓图像的产生,既是区域性文化传统长期浸润的结果,又是宋代墓葬艺术互动、交融的产物。
其他文献
中国自2007年掀起了高铁建设热潮,截至2019年高铁营业里程已超3.5万公里,日开行5000多对高铁班次,高铁服务覆盖了200多个城市。高速铁路发展加速了要素流动和信息传播,改变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历史面貌,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影响。这种影响效应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既有研究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但结论并不一致,且对影响效应的形成机制认识也不清晰,这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扩展空间。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适用住房的设计和建造工作迎来巨大挑战。这一挑战在非洲东部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体现的尤为明显。工业化住宅系统(IHS)是基于工厂生产-现场装配技术的有效建筑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经济、高效的住宅开发与建设。受此启发,本论文旨在理解、分析并研究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在经济适用住房有着大量需求的情况下,本研究旨在对应用工业化住宅系统的经济适
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历来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及组织形式,而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当中。深入探寻马克思《资本论》中丰富的城市生活思想,对于践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新时代使命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资本论》中城市生活思想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理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
在自然界众多的音声当中,“风声”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风的不可视性这一客观事实,风之声往往是通过其所接触的媒介而发声的,即“随物附声”。因此,风声并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其内部种类、层次和结构都十分丰富。具体说来,风声意象可以依据声源(松声、竹声、铎声等)、时间(如春风声、秋风声等)、及空间(东风声、西风声、北风声等)进行分类。由于风声是自然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象之一,远古先民很早便认识
在我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徙是一直存在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口流动与迁徙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自2016年开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加快了农民进城的速度,大大扩充了农民进城的规模。与传统的城市化建设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是进城人口的本地化,是农民的市民化。我国的城镇化推进速度之快令世界惊叹,但也埋下了隐患。在行政目标高效
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
艺术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播形态,从一开始就与将社会与文化视为关键概念的人类学密切相关。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传播研究大多基于“田野”而非“书斋”,它的实证特色明显有别于来自艺术理论家、传播学家以及哲学家所采用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第一章在简要回顾人类学历史中一些关键时期学术流派的艺术观念后,对零散的隐含在人类学经验解读中“千丝万缕”的有关艺术传播内容进行发掘、梳理和整合。这些内容既包括人类学
在江南历史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邑郊景园,它们往往位于自然山水之间。位于无锡古城西侧的锡山与惠山等自然山水以及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人工营建,构成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西郊景园。无锡城市形成于秦汉之际,其古县城的选址和形态深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从南朝到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群又进一步改造西郊山水,从而形成复杂而丰富的西郊景园,也成为无锡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地段。本文即以时间为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持续高涨的旅游消费活动也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一些诸如游客旅游服务体验差、产品定价乱象丛生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与此同时,当今游客的购买决策、旅游企业的产品运营决策和政府的政策制定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完全理性假设已很难刻画现实中决策人的各种行为特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引入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偏好以研究旅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