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习俗比较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l8848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翼城县北关村这样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村落为研究背景,以民俗学的视角审视回汉两种民族在特定区域中的习俗变迁与习俗认同,比较回汉民在日常习俗中表现出的个性与共性,通过对北关村回汉民在禁忌、婚嫁、丧葬、信仰、节日等习俗方面的比较研究,透析杂居村落中回汉两族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策略,分析回汉习俗融合的原因,揭示习俗认同的意义。回汉习俗的比较研究是回族学与民俗学结合进行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对村落中弱势群体尤其是杂居村落中少数民族的习俗研究也是民俗学研究的空白点。回汉两种文化有着差异性,但更多地存在着密切接触、频繁交流、相互借鉴、主动调适的现象,北关村的回汉民在语言运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带有极强的两种文化互渗的烙印。本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翼城县北关村的生态概述,是本文研究的客观背景。第二部分是对北关村回汉习俗认同的历史综述,阐明了北关村回族习俗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习俗演变过程中,回族内部不同群体呈现出不平衡性。第三部分是对回汉习俗具体事象的比较,通过比较,充分证明处于汉族主体文化夹逢当中的回族亚群体,在婚丧嫁娶、信仰禁忌等方面受当地汉民习俗熏陶,不断融化和调和,致使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悄无声息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第四部分探索回汉习俗融合的复杂原因,回汉交错杂居的时空背景与民族共同融合的社会背景共同构成了习俗认同的客观原因,回族人民的开放意识和族中精英人物发挥的桥梁作用是更为重要的主观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是消除民族歧视、减少民族矛盾、避免民族冲突,更好地加强民族团结的有效方法。北关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村落,通过考察其内部回汉民习俗的融合过程和探究形成的原因,进一步证明回汉民通过习俗的认同达到民族的团结,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本文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大量普查当地回汉民的风俗习惯,客观记录民众口述资料和真实拍摄实证图片,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回汉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进行比较研究,力图找出北关村回汉民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个性,为回族学和民俗学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其他文献
本文就重庆 1996-1999年商业发展的成就与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重庆商业中心地位已日渐显现,同时客观评析了重庆商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含蛇纹石脉石的硫化铜镍矿是我国镍资源的主要来源。蛇纹石质软,易泥化,在硫化铜镍矿浮选常用的弱碱性p H区间,脉石矿物蛇纹石表面荷正电,而硫化矿物表面荷负电,二者之间存在
<正>新华网2013年12月23日报道:小微金融,还是微小金融?作为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的"后来者",是什么让互不相见的阿里金融服务方式,在坏账率上却战胜了传统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
现代服饰设计领域崇尚复古潮流,就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做为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中国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几千年,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服饰文化,其中鞋履是服饰配件中重
该文回顾了精品开放课程相关工作,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工作可视为中国式MOOC,相关工作导向出现了重要的发展,表现为教学资源建设的中心地位得到明确,教育技术专业人
目前,不少以"探究、创新、实践"为名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实质上使学生处于"无序、被动、浅表"的状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构建了"学案引领、板块推进"这一模式,阐述
本文通过对"先验对象"的剖析,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康德的物自体学说。康德一方面强调先验对象对于知识的客观实在性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又把先验对象看成心智之物。这是康德哲学二
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能力。在我国当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形式下,大学英语学科与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整合具有诸多优势。本研究通过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和服务领域,延伸到物流管理领域。一个高效、顺畅、实时反馈的物流系统,能够极大地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基于这种考虑,该
<正>朱熹在《茶灶》一诗中曾写道:"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醇美的茶香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恒久之香。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