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丘陵山区,土地特别是宜农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175m蓄水位的实现,库区还将淹没大量耕地,这无疑会加剧库区人地矛盾。作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如何解决库区土地利用问题,探讨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失衡的实际情况为研究背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系统理论等土地利用的基础理论,采用数学定量分析的方法描述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现状,在分析了库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的方向,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然后结合三峡库区人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的特殊性,阐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特点,确立了基于PSR模型的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从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阈值的确定等都结合了库区的实际,然后运用这套评价理论对巫山县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1)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来指导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这一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区域内的某一具体的行政单元,只有这些行政单元的土地利用情况改善了,整个区域才能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结果表明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还处于弱可持续阶段,而通过对1997~2004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情况正逐步改善,土地利用正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3)阻碍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主要是土地保护意识淡薄、土地过度开垦、产业优势不突出等因素。通过笔者了解,这种情况在三峡库区也都存在。(4)在分析了巫山县乃至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障碍因素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缓解三峡库区人地关系的具体对策。这些对策都是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2005年两会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传承了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即将成为历史。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但取消
中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
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一个杰出代表,古诗词艺术歌曲又是中国声乐作品的一个绚丽分支。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与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本文基于这一出发点,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产权理论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分散弱小的个体走进市场时自发组成的组织,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又一次组织制度创新,其核心是构造利益增进机制和协调机制,维护农民这一弱势群
退耕还林是我国为遏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采取的一项空前的重大举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退耕还林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西部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的林业发展逐步向正规化和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前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意识的增强,林业在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新农村建设资本投入严重不足,仅仅依靠国家、农户、银行贷款和外商资本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村
通过调查,明晰了云南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并从幼教师资队伍培养与培训两个角度,提出整体构建幼儿教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使之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提出了我国草原牧区划分的单元标准、景观标准和经济标准,并对所提出划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