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数据的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特征及效果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转型、农村空心化及居民点闲置废弃等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作为当前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土地空间结构的途径,也被认为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有效政策。之前学者们主要利用单一数据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后的土地节约量、农业和生态效益等相关研究工作,利用多元数据从人地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特征与效果的分析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以成都市五个功能区(“东进”“西控”“北改”“南拓”“中优”)中已展开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整治区)为研究对象,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利用土地调查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和手机信令等三类主要数据,多角度分析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特征与效果。首先,基于整治区和非整治区土地调查数据,利用最近邻点统计量、Voronoi图分析和景观指数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区和非整治区空间布局特征;其次,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从影响因素角度出发,采用GIS空间分析从地形、河流水域、道路交通、建成区等方面探讨了整治区和非整治区农村居民点位置分布特征;最后,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研究了整治区和非整治区农村居民日常空间活动的活动频率、活动空间多样性和活动范围,从大数据视角分析了整治前后农村居民空间活动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对人地协同关系进行深入解析,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政策及措施的完善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来看,整体上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态势均比随机模式均匀(R>1),农村居民点整治区比非整治区分布态势更为均匀,五个功能区中,分布最为均匀的是“东进”区(Z=4.82,Cv=99.67%),最为集聚的是“西控”区(Cv=296.56%)。整治区的斑块数量密度要高于非整治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区斑块面积更小。(2)从农村居民点位置分布特征来看,距离水系越近,农村居民点分布越集聚并且规模越来越大,破碎度降低;距道路距离对“东进”区农村居民点影响最小,受道路距离影响最大的区域是“北改”区的整治区;距建成区距离对“东进”区农村居民点影响最小,各区整治区受距建成区距离影响要大于非整治区;“北改”区、“东进”区和“西控”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起到了一个让农民“下山”的作用,“北改”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起到了让农村居民“下坡”的作用。(3)从农民空间活动特征来看,成都市农村人口呈现出白天向主城区集聚,晚上从主城区向外扩散的流动趋势,每天约有7%的农村劳动力通勤到市区;在活动频率方面,农村居民点整治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出行频率;在活动空间多样性方面,除“东进”区外,其他4个功能区中整治区的出行地点多于非整治区;在活动范围方面,工作日整治区的平均出行距离较非整治区远124.76 m,非工作日整治区的出行距离比非整治区近了502.85 m,可见居民点整治拓展了工作距离,缩短了日常生活距离,农村居民点整治有利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调研数据显示,从每日出行的结果来看,整治区农村居民出行次数(1.705次)小于非整治区(1.839次),但整治区出行平均距离(6686.39 m)大于非整治区(6396.6 m),整治区的出行变化中工作距离加了577.73 m,这些结论再一次验证了手机信令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据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居民对居民点整治工作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4)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各分区可通过对拆旧区迁并新村、内部整合、就地城市化等方式开展整治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整治后应根据建新区实际情况,重新分配耕地,或将土地流转;结合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加大引导农村居民点生态移民力度。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通过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在不同浓度Na Cl溶液处理下形态和生理变化,确定无花果耐受的盐胁迫生长浓度为0.4%。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无花果幼苗耐盐耐受特性,用0.4%Na Cl对17个无花果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试验表明,各品种在0、7、14、21、28天的盐胁迫相关生理指标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7个无花果品种耐盐特性进行排序和分类,共分为高度耐盐品种、中度耐盐品种和盐敏感3大
学位
本试验以‘夏黑’葡萄为材料,对其幼苗和4年生结果树喷施浓度为0、1、2、4和6 g/L的壳聚糖溶液,研究壳聚糖对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目的是筛选出最有利于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壳聚糖浓度,为葡萄生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不同浓度壳聚糖后,‘夏黑’葡萄幼苗根系、茎杆、叶片和整株生物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各部分生物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总体以壳聚糖浓
学位
外源植物激素能够对植物果实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包括植物果实的品质方面,也同样会对植物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作用。本试验以三年生的‘早夏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采用不同浓度GA3和CPPU组合处理分别对葡萄进行保果和膨果,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夏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和对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以期获得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优的使用浓度,旨在为四川高温高湿寡日照条件下促早栽培‘早夏无核’
学位
本试验以大邑金蜜李为试材,通过观察金蜜李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内裂及内流胶感病情况,调查果实内流胶发病规律;调查不同感病程度的金蜜李果树的果实内流胶发病情况,初探树体感病情况与果实感病之间的关系;分析内流胶主要组成成分;测定不同感病程度果实的品质及不同感病程度果实中硼、钙、钾元素含量;设置不同形式不同浓度的硼、钙、钾元素补给试验和地膜覆盖、树冠覆膜两种方式进行水分调控试验,从而找到防治金蜜李果实内裂和
学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促进中国经济进步重要的一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农业公园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农业产业,将之与传统休闲农业相比,其呈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乡村景观风貌,直接推动着地区的农业、旅游业发展,更是促进了城乡区域和谐融合。目前,我国对农业公园的建设进行了大量尝试,呈现出不少优秀案例,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但
学位
三唑酮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被广泛用于防止瓜类白粉病,麦类黑穗病等。本研究以小白菜、黄瓜、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三唑酮在蔬菜的农残富集、消解、转运规律。施药方法包括叶面喷药、灌根和中层叶片涂抹,检测对象包括根、茎、叶、果,检测方法参考国标GB 23200.8-2016描述的气相质谱法。本研究首次得出三唑酮在小白菜、黄瓜、辣椒的分解代谢和转运代谢,对如何科学、安全、高效地使用三唑酮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研
学位
镉(Cd)是植物的非必需元素,也是农田土壤常见的污染物。水稻Cd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稻米积累大量的Cd,稻米中的Cd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在土壤Cd污染情况下,如何减少稻米中镉的积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状况对Cd胁迫下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Cd的吸收与转运,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不同水分状况处理对水稻Cd吸收转运的机制
学位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轻发酵茶”,因其特有的“闷黄”工艺和“甜醇”口感,愈受消费者关注。本文针对不同产地黄茶品质的感官审评与成分检测分析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比较分析各产地黄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性;为黄茶产品加工、分级与品质规范,以及黄茶产销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本文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分层回归、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K均值聚类和分层聚类等方法研究不同产地黄茶品质差异性,
学位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秸秆产量逐年增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的背景下,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摸清秸秆制成灰分后的养分损失状况,厘清秸秆、灰分分别与化肥配施还田对土壤养分、作物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秸秆与其灰分配合化肥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差异,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路径,本研究基于
学位
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从而限制对土地无序和不合理的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国土空间适宜性,对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前锋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规划视角,对前锋区2010-2018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景观形状指数等方面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