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衍生——论表现性水墨和传统笔墨语言的关系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当代中国画当中异军突起的一类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这一类型的绘画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较大,强调画面张力的表现,注重对作品中笔墨、色彩、造型的个性化处理,更为彰显画家个人的主体意识。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由于长期以来以书入画、书画一体,很早就具有了笔墨语言的自觉,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西方表现主义所强调的表现性与中国传统绘画对笔墨表现的追求有一定共通之处,这为当代表现性水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本文旨在探讨表现性水墨和传统笔墨语言的关系,将从四个章节来进行阐述。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说明。
  第二章主要是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分析,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观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并对传统文人画中笔墨的表现性进行阐明,为下文的讨论作铺垫。
  第三章是对表现性水墨发展现状及其自身表现性的探索,着重分析思想观念的表现性和艺术语言的表现性。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旨在探讨表现性水墨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继承和衍生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问题的论述,第一个方面是选择性继承,第二个方面是衍生。在继承方面,讨论表现性水墨与传统笔墨语言的关联性,主要从主题的批判性和表现方式上追求的意向表现进行探讨。在衍生方面着重介绍在构图、笔墨和观念上的衍生,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是由于其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较多,在图式语言、笔墨程式以及思想观念上形成了一些变化。
其他文献
纵观西方女性主义的推演发展,在西方女性主义家提出的“双性同体”理论的推动下,西方女性主义摆脱了男女性别二元对立的窠臼,转而关注社会性别取向的不确定性。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去掉性别的标签,在艺术发展轨道中展现出“去性别化”的现象。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由“性别化”向“去性别化”趋势发展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找这一趋势的原因。多元化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是“去性别化”的外
学位
双面镜,作为同时具有反射和透视功能的镜子,一种应用在监视、视觉无限空间、模拟实验等特殊场景的物体。自身包含了自视与窥探、显示与隐藏、有限与无限等等众多的视觉矛盾与功能矛盾为一身的矛盾体。当镜子被作为双面镜“显”的主体时,具备了镜子的所有“功能”,这其中也可以引申出镜子作为精神世界,文化历史等作为映照功能的相关意象以及深刻的隐喻。反之,当透视一面作为主体时,通常“观察”的主体将隐藏于“透视玻璃”之下
绘画史的进化不同于不断前进的社会史,社会史是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而绘画史更像是一个“车轮”,它的运行是周而复始的前进,但是周期很长,而中间的过程很复杂,“轨迹”中既有总体大的趋势也有鲜明的个案。现在肖像绘画的书籍及文献多是对肖像绘画作品的收集与整理,以时间线或风格画风的画册或技法类的研究书籍居多。本论文是对西方肖像画中人的形象刻画变化的研究。从早期史前的壁画形象,古埃及绘画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
学位
本文主要以彼得多伊格为例来阐述笔者在绘画创作中的一些思考,此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彼得多伊格为例,作为本篇论文的一个引入,分析彼得多伊格绘画中对自然景观的观看,到呈现在画面中意境的构建。第一节主要阐述的是本人对彼得多伊格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印象,大致的通过研究彼得多伊格作品的创作背景、画面技法、绘画风格等几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认知;第二节着重于以记忆的表现为主,即他的童年记忆的作品分析为主,以他的
“线”在美术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和雕塑,“线”都是经营造型的基本元素和关键依据。在纤维艺术的范畴内,“线”同样是首要的建构元素,线的语言是其本体的核心指向。本文试图从纤维艺术的视角,论述当代艺术中“纤维之线”营造的特殊空间性和现场感,重新思考作为最重要艺术形式语言之一的“线”的观念。  论文首先讨论了“线”在现代主义时期的概念演变,分析“纤维之线”的发展由来,分析纤维艺术话语中特
学位
力士造像作为佛教造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佛教整体的发展路径之中,本文通过对“力士”这一概念的由来进入力士造像的分析论述,将力士自身散发出的无穷力量之感和挥洒自如的气韵之势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力士造像在视觉层面首先会给人一种直观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的由来本文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将其传达力量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从而引出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中的气韵观念,通过对传统气韵观念的分析,将力士造像所传达出的
学位
长久以来,纤维艺术与女性之间似乎包含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在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女性艺术家的参与程度远高于男性。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材料、技法与传统女红技艺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朱迪·芝加哥(JudiChicago)、米莉亚姆·夏皮罗(MiriamShapiro)等当代女性艺术先锋用纤维作品所作出的关于女性权力的表态,更让纤维艺术与女性关系密切。  本文尝试为“纤维艺术与女性
学位
当代艺术从其开始至今,人物木雕的作品大量且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外各类当代雕塑展及艺术品行业市场中。当代人物木雕由自身不断地汇聚与发展,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语言形式。本文通过对当代人物木雕的视觉形态、观念、工艺等方面创作要素的剖析以及对诸多典型当代人物木雕艺术家与作品案例的解读,展现其语言形式的面貌与特质;再通过个人在木雕创作研究中获取的直接与间接经验,梳理出个人在当代人物木雕创作中
学位
圆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形之一,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它自古便被赋予了永恒、无限、圆满、完美等等象征性意义,并成为最为常见的符号之一,在造物与艺术创作方面被广泛运用,也逐渐发展出独立的审美理念。  “美学”在不同的文化表现中各有特色,但又具有相似性,具有相同的主题和审美感知,如果我们把问题上升到“什么是美”,我们会发现从古希腊开始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有自己对“美”的不同见解。“美”带给人们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
学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苗族作为代表性民族之一,有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文化渊源。禾库苗乡是我国武陵民族地区——湘西凤凰县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乡镇,在新时期乡村振兴计划的背景下,国家明确的指出乡村形象建立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乡村形象作为乡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青睐,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乡村形象塑造的优劣与乡村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诚然,随着我国部分民族特色乡村建设的开展,在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