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痣病拮抗芽胞杆菌Z17--2的鉴定和菌剂研发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黑痣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害,长年连作会不断加剧病害的发生和为害,而当前主要依靠以嘧菌酯为主的化学药剂沟施对黑痣病进行防治。化学防治虽然杀死了土壤中病原菌,但是也杀死了很多土壤中的中性微生物甚至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而生防菌的施用不仅能抑制病菌群体数量而且能改善土壤中菌群结构,有利于调节土壤微生态平衡。本研究以前期筛选到对黑痣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Z17-2为材料,系统对其种类、抑菌谱、生防因子、发酵条件和菌剂制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本研究通过形态学、革兰氏染色、孔雀绿染色、16S rDNA(Gen-bank MK271286)和yrB DNA序列(Gen-bank MK295695)分析、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将菌株Z17-2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解淀粉芽胞杆菌Z17-2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早疫病菌、枯萎病菌、干腐病菌、疮痂病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对病原真菌黑痣病菌、早疫病菌、枯萎病菌、干腐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在25.0mm以上,对放线菌疮痂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3.0mm,对病原细菌黑胫病菌无抑制作用。
  2.对菌株Z17-2进行了5种环脂肽合成基因(sfp、ituA、fenB、bacD、mycB)的检测,结果表明B.amyloliquefaciens菌株Z17-2种含,sfp、fenB、bacD、mycB4种脂肽合成基因,并且菌株Z17-2具有分泌蛋白酶、纤维素酶、铁载体等物质的能力,其发酵液对温度、酸碱、蛋白酶的耐受能力较强。
  3.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成分和正交试验,以及优化培养条件,获得了解淀粉芽胞杆菌Z17-2的最佳培养基为麦芽糖20g/L,豆饼粉10g/L,NaCl1g/L,CaCl21g/L,MgSO4·7H2O1g/L,最适培养条件是接种量2%,装液量50mL/250mL,初始pH6.0,温度35℃,摇床转速220r/min,优化后菌体生长量OD600比优化前提高了120%,抑菌活性提高了43.8%。
  4.通过筛选生防菌剂的组成成分及其添加量,获得了解淀粉芽胞杆菌Z17-2可湿性粉剂的配方为:发酵液70%,高岭土10%,三聚磷酸钠10%,CaCO32%,抗坏血酸0.1%,测定菌剂的质量指标为有效活菌数4.3亿CFU/g,润湿时间53s,悬浮率82.77%,细度≥99%,水分含量2.4%。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和研究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的内在组配规律,该研究专门对杂种小麦亲本优势群的划分,杂种小麦F优势分析和F优势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工作:㈠用4类11个亲本及其通过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55个组合研究了9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以及根据形态性状划分了有利于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群;㈡用16个小麦品种进行RAPD标记聚类;㈢利用8个品种和通过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28个F组合和28个
学位
Grb-AST是从蟋蟀( Gryllusbimaculatus)脑中分离的一种保幼激素抑制素,体外实验显示它强烈抑制昆虫咽侧体合成保幼激素,半衰期较其它Grb-AST长.这个多肽含有8个氨基酸残基,一级结构为N-AGMYSFGL.蟋蟀AST基因共编码15个AST多肽,Grb-AST是编码第7个多肽的序列,所以定名为Grb-AST.该文主要工作就是构建Grb-AST串联体,将构建后的串联体导入大肠杆
学位
该论文选用了贵州大学农学院水稻所新选育的筒叶稻为研究对象.以筒叶母本紫筒S、筒叶父本贵农筒恢及R314三个不同血缘的筒叶稻与明恢86、倪456、中9A、K17A溪香A及德山A六个不同的平展叶稻为亲本组配杂种F,对组配的F个体水平上及群体栽培条件下进行株型因子、卷曲度及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鉴定分析.此外,对同一遗传背景下水稻芽尖过氧化物酶(pox)的电泳作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过氧化物酶(pox)的电泳可
学位
云南玉溪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高效益柑橘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地柑橘土壤养分和树体营养状况缺乏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玉溪市元江干热河谷、华宁山地丘陵、新平山地丘陵、华宁南盘江河谷4个生态区101个代表性柑橘果园为对象,研究土壤、叶片营养状况和分布特征;并对50个代表性冰糖橙园进行果实品质分析,结合华宁县60个柑橘园施肥状况调查,以期为玉溪柑橘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和化肥减施提供依据。1、玉溪柑橘园土壤养分状况
学位
柑橘是高经济效益农作物,柑橘产业是三峡重庆库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库区农民(移民)的脱贫和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柑橘养分高效优化管理是近年来柑橘栽培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论文以重庆市万州区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为研究对象,开展化肥(氮、磷、钾)减素反应、不同氮水平、化肥(氮、磷、钾)减量与增施有机肥等试验,系统研究塔罗科血橙的生物量、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品质反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
茯砖茶属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也是一类后发酵茶,其特殊的“发花”工艺使得茯砖茶具有特殊的“菌花香”香气以及良好的健康功效,开始广泛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逐渐成为了茶叶市场上的新亮点。本研究以湖南茯砖茶为样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茯砖茶感官描述分析条件,开发适用于湖南茯砖茶感官描述的语言库,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湖南茯砖茶的感官定量描述分析体系,使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易懂,更利于探究风味品质与风味物质的相
本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镁与钾、铵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滴施镁肥后镁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分布,为镁肥在滴灌系统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分两部分:(1)通过盆栽试验,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计镁两个水平、钾三个水平和铵三个水平,探讨滴灌下镁与钾、镁与铵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番茄生长的影响。(2)通过室内模拟土柱,探讨在滴灌下施用不同镁肥品种(硝酸镁、硫酸镁和氯化镁)、不同施镁方式(滴施和浇施)以及滴灌下不同土壤质地(
学位
为了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并保护好生态系统,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迫切需要广泛地了解土壤肥力指标的时间变异和演变过程,以及这些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正改变着水稻的生产方式,而且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农业生产中施用了过量的磷肥,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水稻土的氧化还原条件对磷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农田土壤中磷向水体的迁移。另外
学位
小麦叶锈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研究小麦叶锈菌的致病机理对控制小麦叶锈病84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使用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为THTT的生理小种的休眠夏孢子、萌发夏孢子、与TcLr19感叶锈病突变体M433-3-11-2亲和互作早期(包括互作6h、12h和24h)、互作6d时期的转录组测序数据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筛选了休眠夏孢子时期与萌发时期、亲和互作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许多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为了适应复杂的环境,植物进化出适应性防御机制,以抵抗各种逆境伤害。其中转录因子在将感知的应激信号转化为应激反应基因表达中至关重要。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原物,所以从小麦中筛选具有抗病潜力的NAC转录因子,并研究其在对抗叶锈菌中的生物学作用,可为小麦转基因分子育种实践提供候选基因资源,丰富小麦抗叶锈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