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黄单胞菌truncated-TAL effectors抑制水稻抗性反应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B)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S)是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内两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生产上控制这两种病害最有效的措施是种植携带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然而由于病原菌的不断变异,新的毒性小种不断出现,往往导致抗病品种在种植数年后丧失了抗病性。有关水稻抗病性丧失的机理还少见报道。目前鉴定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约40个,但相对应的病原菌小种却较难鉴定。菲律宾6号小种代表菌株PXO99A,是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代表性模式菌株,它对大多数的水稻品种都表现出强毒性。PXO99A携带有19个称之为转录激活类因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TAL effector)的基因或同源物,其中包括3个被认为是假基因(pseudogenes)的或者称之为truncated-TAL effectors的同源物:相对于完整的TAL effector序列,tal6在起始密码子下游97bp处有一个单核苷酸“G”的插入,tal3a在起始密码子下游2013 bp处被提前终止导致103个氨基酸被截断,tal3b则是2560-3249 bp的688 bp被删除导致250个氨基酸的缺失。蛋白质结构比较发现,尽管Tal3a和Tal3b缺少了碳端的AD功能域,但Tal3a在碳端仍有2个核定位信号,而Tal3b的碳端仍有1个核定位信号。这种被称为假基因的3个truncated-TAL effector是否具有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原本计划从PXO99A出发,通过无标记敲除的方法获取不含TAL effectors突变体。当我们敲除了含有truncated-TAL effector的tal3a和tal3b的Tal3基因簇之后,突变体菌株在IRBB1(Xa1)、IRBB2(Xa2)和IRBB14(Xa14)上从毒性菌株转变成了无毒性菌株。野生型PXO99A在这三种水稻上都表现出很强的毒力,但Tal3基因簇突变体P?Tal3却在三种水稻上激发了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将Tal3a或者Tal3b通过质粒的方式回补回P?Tal3,除了Tal3b未能让P?Tal3在IRBB14改变无毒性外,其他情况下P?Tal3均恢复了野生型PXO99A原有的毒性。这说明tal3a和tal3b对P?Tal3的无毒力具有某种特异的未知贡献。TAL effectors家族成员在核酸和蛋白质水平上均高度保守,都含有氮端的分泌信号、中间的34个氨基酸重复单元串联成的重复区和碳端的核定位信号、酸性转录激活域。TAL effectors重复单元12、13位可变氨基酸(repeat variable diresidue,RVD)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本身的特异性及互作靶标的特异性。我们以tal3a为对象,对其重复区和核定位信号进行了突变,研究各个功能域的特征和对其抑制功能的作用。结果发现,tal3a抑制功能需要重复区(>2.5个重复),但不存在RVD的特异性;tal3a抑制功能也需要核定位信号,核定位信号的突变会影响其抑制功能。为了验证碳端完整的Tal3a和Tal3b是否还能成功抑制三种水稻的抗性,本研究将AvrXa7的碳端替代Tal3a和Tal3b的对应区域。实验结果显示,构建全长的tal3a和tal3b失去了抑制水稻抗性反应的能力。转化有全长tal3a和tal3b构建的P?Tal3接合子,保持了在苗期水稻激发过敏反应和在成株期水稻上不能形成病斑的结果。这说明,缺失碳端的酸性转录激活域是Tal3a和Tal3b作为抗性反应抑制子所必需的。为了验证全长碳端的tal3a和tal3b丧失抑制水稻抗性的功能,是否是因为其已经获得了无毒功能,我们将全长碳端构建的tal3a和tal3b转化到PH突变体。PH是PXO99A所有TAL effectors的突变体,它丧失了在IRBB1、IRBB2和IRBB14上激发HR的能力。但携带有全长tal3a和tal3b的PH接合子,能够在三种抗性水稻上激发HR,在感病对照品种IR24上去没有这种能力。因为接合子不含有主效毒性因子pthXo1,所以也无法评价接合子产生病斑的能力。这一结果提示,三种抗性水稻中的R基因识别的是普通的全长TAL effectors,如果有它们的存在,抗性就会被激活。IRBB1是IR24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中的一个品系,其携带有NBS-LRR类抗病基Xa1。为了验证IRBB1表现出来上述表型是否与Xa1相关,我们从IRBB1中扩增克隆了Xa1基因,并转化感病品种粳稻Kitaake。正如预期,T0代转基因水稻表现出对P?Tal3有抗性,并且这种抗性可以被Tal3a或Tal3b抑制,T1代的两个品系也表现出一致的结果。这一结果说明Xa1能够识别完整全长的TAL effectors并被激发产生抗性,但这种抗性可以被Tal3a或Tal3b所抑制。本研究还调查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中truncated-TAL effectors的抑制功能,当Xoc菌株RS105中唯一的truncated-TAL effectors Tal5e被敲除之后,RS105突变体在IRBB1和Xa1转基因植株上均转变为非亲和性互作。但Xoo与Xoc来源的truncated-TAL effectors回补回RS105的tal5e突变体时,接合子恢复了在IRBB1和Xa1转基因植株上亲和性互作能力。这说明,Xoo与Xoc的truncated-TAL effectors在进化上是保守的,均作为R基因抗性的抑制子。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肉羊产业飞速发展,但是生产过程中妊娠母羊经常会出现流产、早产等现象,严重影响母羊的健康及繁育能力,对养羊产业造成较大影响。造成妊娠母羊流产和早产的因素较多,而且一般为多种致病因素共存。针对母羊流产应提前预防、全面分析及合理用药,科学有效地防治母羊流产、早产,将损失降到最低。
目的钒是人体的一种微量元素,由于钒的化合物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和低毒性,使得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的团队对二氧化钒(VO2)纳米涂层的生物适应性、成骨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探究。内容和方法利用磁控溅射技术,以医用钛金属作为基底制备全新的二氧化钒纳米涂层。在体外实验中,利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进行Live/Dead染色、鬼笔环肽/DAPI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
和易性主要是指混凝土易于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并获得质量均匀、结构密实的混凝土的一种基本特性,而耐久性则是混凝土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长期保持外观完整性与良好功能性的一种能力,这两种特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指标。尤其在近几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在这种形势之下,对混凝土和易性与耐久性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及时查找出影响混
以深海鱼胶原蛋白和水果酵素为原料,添加山楂汁、苹果汁、低聚半乳糖、L-苹果酸、柠檬酸、三氯蔗糖等研发出一款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的胶原蛋白酵素饮品。通过工艺优化得到的最佳配方:深海鱼胶原蛋白5.0%、水果酵素5.0%、山楂汁1.0%、苹果汁0.6%、低聚半乳糖0.3%、L-苹果酸0.08%、柠檬酸0.08%、三氯蔗糖0.005%。此外,通过体外消化率试验和抗疲劳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胶原蛋白酵素饮品的相关
随着航空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涡轮叶片载荷逐渐增大,导致端部二次流动损失的占比显著增加,因此有效的降低端部二次流动损失是提高涡轮效率的关键所在。非轴对称端壁技术通过重新组织端部二次流动结构,可以有效的抑制二次流相关损失,在实际中已经得到应用。然而目前对于端壁造型改变流动结构进而影响损失来源的相关机制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对端部主要漩涡结构与不可逆损失来源之间的关系展开细致分析。此外,由于缘板间隙贯穿于整个
潜艇艇体结构的声学优化设计是进一步提高潜艇的声隐身性能,更好地发挥潜艇战略作用的有效手段。以往针对艇体内部对称结构如环筋、隔舱壁等对艇体的振动声辐射影响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而对整艇声振耦合特性影响显著的非对称结构如推力轴承基座等的研究、特别是对相关影响机理的研究不足。本文围绕艇体非对称、非均匀结构对螺旋桨激励下桨-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特性的影响,综合应用了解析、半解析、数值以及试验方法,建立了
在实际工程中,材料的断裂破坏行为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对材料的断裂行为进行模拟一直是工程界的重要课题。材料的断裂行为具有多尺度特征,宏观断裂决定于细观结构。离散虚内键(DVIB)认为材料由任意形状的键元胞组成,能有效地描述材料细观结构。初始DVIB只考虑了材料的超弹性,还不能应用于更广泛的断裂模拟。本文对DVIB进行扩展研究,在DVIB中考虑了弹脆性、弹塑性及热力耦合效应,并在虚
作为一类食源性病原菌,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宿主后,既可以释放一些毒素,如志贺毒素,又可以紧密地黏附在宿主的肠粘膜上,并由III型分泌系统(T3SS)的介导,将肠上皮细胞膜穿孔,损坏微绒毛结构,造成黏附与擦拭(Attaching and Effacing,A/E)损伤。这些过程都可导致严重的感染症状,如腹痛、腹泻,出
研究目的探讨胆汁酸在整体动物和体外水平的致肺纤维化效应并分析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胆汁酸核受体法尼酯X受体(FXR)在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和调控功能;从而阐明胆汁酸和FXR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内容和方法1.利用气管内多次微量注射胆汁酸主要组分石胆酸(LCA)、去氧胆酸(DCA)和鹅脱氧胆酸(CDCA)(浓度250μM,每次0.5ml/Kg,每周一次,持续6周),构建胆汁酸慢性吸入大鼠模型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能够触发白细胞瀑布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引起多脏器损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