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疾病引起的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新型止血药物及内镜止血新技术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病死率有下降趋势。我们既要看到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西医内科治疗存在显效时间慢,再出血风险高,某些药物费用偏贵的不足,而内镜止血效果虽佳,但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太适合偏远地区及中小医院的应用及普及,导致基层医院在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水平方面相对落后,广大群众就诊时,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故在基层医院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相对廉价的治疗方案,以弥补自身基础设备和贵重药物匮乏的不足。本研究课题通过观察清热泻火方联合西药治疗胃热壅盛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前后症状、体征、再出血率、住院天数等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并通过大便潜血、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比较,客观的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从而为胃热壅盛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低危患者寻找一条行之有效且安全、廉价的治疗途径,同时也是为中医药在急症方面临床应用提供探讨机会。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热壅盛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50例,通过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法,将合格受试者按1:1的比例,通过随机区组方法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以支持治疗加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止血剂止血,治疗方案为:氯化钠注射液20ml+埃索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每天2次;氯化钠注射液10ml+注射用血凝酶2u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疗程为一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泻火方,水煎液100ml,日一剂,分早晚服用,每次50ml。通过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止血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大便潜血阴性时间、有效率的比较,从而对清热泻火方在胃热壅盛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的疗效作出评价。成果:由于患者本身依从性较差,使得数据收集不完整,故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及其对照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名)剔除,将观察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5.5%(痊愈+显效+有效)>对照组总有效率91%(痊愈+显效+有效),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4<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胃热壅盛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皿中低危患者方面存在优势。结论:清热泻火方联合西药治疗组用于治疗胃热壅盛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在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比单纯西药对照组有更好疗效,且具有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继续探索和临床应用观察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同时也是对中医中药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其他急症治疗上提供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