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借鉴、融合——论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的钢琴化创作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根据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和为民歌配写的钢琴伴奏的音乐特点。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生成于一个从古至今多民族交往和融合的地区,所以该地区民歌在音乐形态、歌词内容上就具有了多种风格,既有蒙、汉人民水乳交融的烙印,又有晋、陕、甘民歌的因素。文中对钢琴作品中所涉及民歌的音乐形态,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1.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揭示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的历史渊源以及音乐的文化背景,具体阐述了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并且对改编成钢琴小曲或配有钢琴伴奏的七首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从民歌的旋律、节奏、调式、音阶、音乐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2.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创作手法。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笔者简要回顾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进一步对钢琴艺术各个阶段的主要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创作是中国钢琴创作历史发展中的产物。根据这一结论,笔者采用逐一分析的方式对五首钢琴小曲、三首配有钢琴伴奏的民歌作品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多方面(如和声学、曲式学、复调理论等)的分析研究。 3.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创作纳入音乐创作课的构想。这是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创作手法,提出在进行音乐创作课教学时的一些见解。大学音乐创作课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作曲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将内心的音乐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通过创作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钢琴曲创作是多声部音乐创作的基础,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当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语汇,将汉族民歌改编成钢琴小曲必然要把欧洲传统和声理论与中国五声调式理论灵活的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同时可以使更多的音乐学习者认识和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使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传播。 4.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的意义。这一部分是对本论文结论性的阐述。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创作是“民歌器乐化”的一种形式,这种创作方式赋予了单声部民歌多声部的概念,使用欧洲传统大、小调体系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体系结合的方法,运用复调和动机音型发展音乐的作曲技法,使民歌具有了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同时这个创作过程体现了音乐创作继承、借鉴、融合的特点。民歌器乐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使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传承,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方式之一。 通过分析研究,文章旨在揭示以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或钢琴伴奏为代表的中国钢琴作品在音乐创作中怎样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合民族民间音乐要素、借鉴欧洲传统和声理论和作曲技法的器乐化创作手法。在文章中笔者还提到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民歌钢琴化创作纳入音乐创作课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内蒙古西部传统音乐文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冯梦龙是晚明的一位卓越的通俗文学家,他在小说、民歌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冯梦龙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戏曲家,他的戏曲成就主要集中体现在戏曲改编方面。本文着力于研究
期刊
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在纵向时间域与横向空间域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统一,又相互促进发展,逐步形成时下多元化的音乐类型和众多对音乐会活动进行视觉传达的方式:招贴设计、
期刊
在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评论家李凌先生留下的著作里,有关于声乐表演艺术的文论是最为丰厚的。笔者通过对这部分文论的梳理,归纳出了李凌先生在声乐表演艺术上的理论构架。这
期刊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与此同时也迈入了多元利益群体并存、彰显个性自由、充满变数的时代.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部
期刊
声乐教学中的辩证关系体现在“紧与松”、“吸与呼”、“轻与重”等关系上。如果我们能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去认识,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吸与呼”,谁都知道歌唱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