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关系变化背景下洞庭湖湿地植物恢复潜力与环境影响因子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维持其植物群落是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对于长江大保护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均至关重要。而上世纪80年代后,洞庭湖大规模人工杨树林种植及2003年三峡大坝投入运行,使得洲滩地形与水文节律这两个关键湿地生态特征受到了强烈人为干扰,对湿地植物产生了影响。为保护和修复湿地,2014年相关部门在洞庭湖区域启动洲滩退林还湿工程,2018年对湖区内养殖子湖实施退渔还湿工程,然而受到强烈干扰后的洲滩与子湖湿地面积恢复后,在江湖关系持续变化,未来水文情势进一步恶化后,如何通过优势湿地植物恢复提升修复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究江湖关系变化后洞庭湖优势植物恢复的影响因子,本研究结合野外调查与控制实验,拟解决如下科学问题:(1)洞庭湖不同湿地生境土壤种子库构成现状如何,退林还湿洲滩植被恢复具有多少潜力;(2)江湖关系变化背景下,洞庭湖沉水植物的时空分布格局如何受地形与水文等因子影响;(3)水深、种间竞争与营养添加如何影响优势沉水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应开展怎样的水文和环境因子调控来提升湿地植物修复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杨树林退林还湿恢复不同时间地表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4类恢复阶段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萌发结果相似性低于0.2,退林还湿种子库陆生植物萌发占优势,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及沉水植物等湿地关键植物物种较少。(2)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深梯度、水体透明度、p H值、底质总磷等,同时生境类型对沉水植物的分布也有显著影响,在半阻隔子湖(部分为退渔还湿)和自由连通水流较缓的回水湾地区沉水植物更适宜生长。(3)由种子和繁殖体培养的刺苦草具有不同的繁殖策略倾向。由种子培养的刺苦草更倾向产生种子来延续种群,而通过克隆体培养的刺苦草则倾向产生更多的匍匐茎和越冬芽孢,在当前世代进行种群的扩张,并且两种繁殖方式都会受水位胁迫影响。(4)营养盐添加和水深对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种间竞争都有影响。水深梯度和种间竞争的交互作用对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沉水植物生物量在竞争条件下低于无竞争条件,4种水深条件下,轮叶黑藻和刺苦草相比马来眼子菜更易受到种间竞争的影响。在无营养添加环境中,30cm、80cm和130cm水深下轮叶黑藻更具竞争优势,而180cm水深下马来眼子菜竞争力最高;在营养添加环境中,30cm和80cm水深下马来眼子菜竞争力最高,而130cm和180cm水深下刺苦草种间竞争力均为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1)退林还湿后,利用当前洞庭湖土壤种子库对洲滩植被进行恢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需要人为补充芦苇、南荻等及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沉水植物的关键物种;(2)洞庭湖沉水植物主要在水流较缓、透明度较高、季节连通的半阻隔子湖生境分区,过低和过高的水深对沉水植物具有抑制作用,退渔还湿子湖管理得当利于沉水植物恢复;(3)不同沉水植物应对水体营养盐和水位胁迫的方式不同,种间竞争力也具有显著差异,对沉水植物恢复应综合考虑区域水深及植物配置等因素,并利用水位调控影响繁殖体营养配置,依据需求,降低水深为越冬水鸟补充越冬芽孢或增加水深从而增加种子繁殖保证遗传多样性。本文利用土壤种子库萌发手段,评价了利用现有种子库对洞庭湖退林还洲滩湿地恢复的恢复潜力;发现退林还湿后的洲滩仍需要补充以无性繁殖为主的关键植物物种;揭示了刺苦草在不同水深梯度繁殖分配方式的转换,发现浅水时会产生更多越冬芽孢更多而深水时则会产生更多种子。未来仍需对洲滩种子库中生、湿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的季节交替机制,以及长江中下游能够开展洲滩植被和沉水植物恢复的适宜区域进一步研究,增加控制实验的水深和营养盐水平梯度,研发退林还湿、退渔还湿的植物精准修复技术,为长江大保护中的湿地保护修复提供和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发展性能优异的分析方法对于环境监测与防护、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非常重要。光谱分析法,如荧光分析法、光散射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以其响应快速、高灵敏度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传感器在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环境和食品监测应用为导向,制备了几种新的荧光碳点和非共轭聚合物纳
植被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和表征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全球气候持续增温加速的趋势下,探究植被生长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植被-气候关系的热点方向,对于揭示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性,导致在整个区域内气候因子对植被变化的解释率较低或者难以定量解释。为此本研究主要选
黄河三角洲湿地作为多种物质体系的交汇场所,发挥着物质的源、汇和转换器的功能。现如今,在海水入侵导致的水盐胁迫、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湿地退化背景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了影响,因此现在研究滨海湿地生态过程对水盐变化的响应已经成为了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本论文针对多界面下枯落物分解这一生态过程及分解过程中养分的动态变化,分别探究了1)不同盐度在枯落物-水界面对分解速
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保护逐渐转为人与自然和谐的保护趋势和中国自然保护生态补偿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瞄准等角度开展自然保护地区域生态补偿实证研究具有理论拓展、方法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多重意义。本文以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农地面源污染防治为目标,根据湿地型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发展需求,构建多目标协同的农地生态补偿综合效应评
学位
昆虫飞行能力的获得大约发生在4亿年前,是昆虫适应性进化的重要里程碑。飞行能力使昆虫的运动能力得到极大拓展,有利于它们寻偶、避敌、觅食等,大大促进了昆虫的大范围扩散。然而,在进化过程中,许多原本具备飞行能力的昆虫又丧失了这种能力。Wollaston等曾记录了马德拉群岛上500种甲虫中的200种丧失了飞行能力。昆虫的一些类群,如蛩蠊目、蚤目等中的几乎所有昆虫都没有飞行能力。在竹节虫、蝗虫、蟋蟀、蠼螋等
学位
战争是人类社会领域中的一种现象,从属于政治,而且是流血的政治,是不遗余力地迫使对方从力量到意志屈服的一种暴烈实践活动。对战争进行研究和认知的方式和手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从思辨式“庙算”到沙盘推演,再到信息时代战争模拟与仿真,无不体现了人类对战争的认知追求,而虚拟战争则是基于虚拟实践的思维方式,对战争认知追求在当代的一种实践和反思。本文把虚拟实践分为广义虚拟实践和狭义虚拟实践。本文所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形成的庞大金融需求与原有金融体系提供的有限金融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催化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普及。既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及其所带来的金融格局之间的不匹配,一直在推动着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金融要素都是因为金融功能而产生、存在和发展。本论文从金融功能视角,突破现象描述和
改革开放以来确立的“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虽然实现了中国农业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农业经营格局的变化,土地细碎化、经营分散化、务农老龄化以及耕地撂荒弃耕,共同构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发展进程中的现实图景。为此,通过土地流转谋求农业规模经济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然而面对农业弱质化、高成本、非粮化等突出问题,“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谁来服务”和“小农户如何融入现代农业”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