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李白诗歌英译个案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guozh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的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几个英译版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核心,他们既是原语信息的接收者,也是译入语文本的呈现者。因此,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以及个人风格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过程和译本的呈现。然而,这样一个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翻译研究中,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西方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中心”,而中国的翻译实践历来也同样以“忠实”作为翻译批评的基本标准,而译者的主体性却被忽视和边缘化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翻译主体地位也得到学者们的承认,从而开辟了一项新的翻译研究领域: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研究。   然而,在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一直颇受争议。首先,“诗歌是否可译”这一问题一直还是学者们争论的热点。其次,那些坚持“诗歌可译”的学者们认为,忠实于原诗是诗歌翻译的唯一准则。也就是说,诗歌翻译必须在意义和风格上都尽可能接近原诗,这样就磨灭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学者们对诗歌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的意义、形式、韵律等方面在译入语文本中的再现,而很少涉及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文本和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空白,引起更多学者对诗歌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关注,本文将以现代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对译者主体性做深入研究。本文选取李白的两首诗歌的不同英译版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译者在再现原诗意义,意象和形式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
其他文献
以模仿户外婚礼样式为基础来构建创意,首先在于纪实摄影风格的流行,为相对刻板的婚纱摄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新人们来到户外,置身于大自然中,这应该是极为浪漫轻松的经历。而
标题可看成与主体语篇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语体,局促空间内由特定字母/汉字序列组成的元语篇,以达到传达主体文章信息和吸引读者注意的交际目的;语篇形式受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
西方媒体对中国事件尤为感兴趣,而西方媒体对中国事件的报道也备受关注,实际上被关注的是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今天,新闻媒体是了解一个国家的主要方式,而且新闻报道对
学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技术研究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化工科技开发的一个重要基地.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官方话语,隐藏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新闻报道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当新闻报道被翻
学位
2009年4月21-23日,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东分院、慈溪技局主办,承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院校鼎力支持的“工业设计产学研互动2009慈溪行”活动成功举行.
众所周知,近年来语用学发展非常快。而作为语用学理论基础之一的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特别是近年来把言语行为理论和具体的语言材料相结合成为研究的中心并且取得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产业在线近日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家电出口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1年第三季家用空调出口景气指数为92.35,低于基准值7.65个百分点,稍低于
(上接2008年第4期312页)rn存在滑动力时,滚动接触疲劳耐久性减低,因为表面剪切应力增大,峰值剪切应力移向表面,从而促使产生断裂起始[16,26,49].图20示出淬透滚柱轴承材料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