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形态发生素与S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增病例近100万,死亡率位居我国对于癌症治疗的患者第二位。胃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仅有少部分发现在胃癌的早期,多数患者于胃癌进展期确诊,错失早期治疗机会,而化疗药物对患者疗效较差且研究进展甚微,无法预测患者的长期预后。然而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和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进程,其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发现新的基因靶点以及潜在机制,以开发针对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积极寻找有助于胃癌诊断、动态监测和预后评估的特异性指标,开发新的胃癌治疗药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这里,我们探讨了表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Epim)和SIP1(Smad-Interacting protein 1)在胃癌(G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45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胃癌及癌旁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并采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检测245例GC和对应的205例癌旁非肿瘤黏膜组织(NNM)石蜡包埋标本中Epim和SIP1蛋白水平。探讨Epim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双尾χ2-和双尾t检验。然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明确影响总生存率的风险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GEPIA评估并验证Epim与SIP1表达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分析来判断Epim和SIP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在m RNA水平上,应用Kapan-Meier plotter(GEO数据库的预后分析工具)进行RNA层面分析及证实Epim和SIP1的表达和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pim和SIP1在胃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均有表达,且在恶性肿瘤组织中Epim和SIP1含量均明显高于NNM组(P<0.001)。Epim的表达与年龄、Lauren分型、组织学类型有关。分析显示年龄较大(P=0.002)、肠道Lauren分型(P=0.007)和未分化组织学类型(P=0.030)表达水平升高。此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pim与SIP1在蛋白水平上显著相关(R=0.355,p<0.001),此结论与生物数据GEPIA数据库分析结论一致(R=0.46,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在胃癌组织中,Epim过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风险因素([HR]=1.677,95%CI 1.093-2.572,P<0.018)。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显示,肿瘤组织中Epim、SIP1高表达或Epim与SIP1共表达的患者有较低的生存时间倾向(p=0.018,p=0.003,p=0.002),对应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对Epim和SIP1的RNA水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两者过表达显示更短的生存时间(p<0.001,p<0.001)。同时,我们分层分析显示:按年龄、Lauren分级和组织学分类的胃癌亚型中,在年龄≥60岁、肠型肿瘤和分化型胃癌患者中,Epim表达显著降低了累积生存率(P分别为0.016、0.010和0.034)。结论:本研究揭示Epim和SIP1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水平,发挥致癌基因作用,在胃癌当中两者的表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Epim和SIP1过表达及共表达预示胃癌术后预后不良。这些结果表明,Epim和SIP1可能是胃癌预后预测和靶向治疗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随着2018年监察法的颁布实施,我国正式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系。今年1月1日,监察官法正式实施,为纪检监察队伍致力于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也为打造一支过硬纪检监察铁军提供了法治保障。良法需要善治,为确保国家监察权运行不偏离法治轨道,作为国家监察权行使主体的纪检监察人员,其职业素养将与国家监察权的行使效率直接挂钩。综合素质优异的纪检监察
期刊
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1年度全球传播学研究做出全面的综述,尝试以此为基础归纳传播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本文认为2021年全球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三种基本趋势。第一,研究的基本单位正在从"信息"或"模式"转向各种类型的"关系",致令传播学对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立足于智能算法和数据科学对固有信息传播模式的重塑,批判理论实现显著发展,对平台、数据主义和算法
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其中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程度低,预后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和地区有关。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颈淋巴结转移趋势明显。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导致预后不良。因此,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和靶点具有重要意义。TR
目的:总结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提供经验。方法:对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治疗的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筛选,以术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中TFE3蛋白强阳性或弥漫性表达为诊断依据,共诊断18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其中4例因术后免疫组化弱阳性
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是PTC。近几十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显著上升,占新发甲状腺癌的90%以上。虽然经过合理的治疗,仍有10-20%的患者出现复发。有必要发展更好的预测PTC复发的方法。在癌症中,SLC转运蛋白的表达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溶性载体家族(SL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与PTC复发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此外
目的:探讨Netrin-1(NTN1)的NTR区结构域内的基因突变对膀胱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公共数据库c Bio portal(http://www.cbioportal.org/)和COSMIC(https://cancer.sanger.ac.uk/)对NTN1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收集和整合,对每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频数进行统计。接下来对NTR区内130个氨基酸位点进行磷酸化
目的:寻找影像学怀疑侧颈转移PTMC病人实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收集从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首次甲状腺手术(包括单侧腺叶加峡部或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清扫侧为单灶的41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相关临床及病理资料。将病人以6:4比例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而后依术后病理再分为阳性组(术后病理证实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发生在肝内小胆管的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唯一的一线治疗药物,对奥贝胆酸、贝特类和免疫抑制剂等二线药物的疗效研究已经取得新进展,而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还在进一步探索中。对于PBC患者,不同的肝外表现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就PBC的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
目的: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且难治的高级别胶质瘤亚型,患者预后极差。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A(RORA)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可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变化,通过与其启动子发生特异性的结合。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RORA在胶质瘤中是低表达的,并且对胶质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胶质母细胞瘤(GBM)出现侵袭性增强以及肿瘤容易复发,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的目的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常见并且致命的中枢性神经系统原发性脑肿瘤。GBM按照病理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间叶型(MES)、经典型(CL)和前神经型(PN)。其中MES得亚型最具侵袭性和放射抵抗力,与不良预后相关。但是目前得研究显示MES分化的内在分子机制仍很不清楚。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为T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可通过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和核因子NF-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