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石蜡制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栽中于不同土壤中的罗布麻根、茎和叶进行了结构植物学研究。发现罗布麻(红麻)韧皮部中纤维的细胞数量多、其细胞直径大、壁厚腔小。罗布麻的纤维细胞木质化强度也特别高,韧性特别好。三种不同生态环境罗布麻根的比较结构研究表明:三种罗布麻的根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演化出明显的不同结构,即:1号的沙土生罗布麻的维管柱原生木质部的类型为3原型;2号的碱土生罗布麻的维管柱原生木质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石蜡制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栽中于不同土壤中的罗布麻根、茎和叶进行了结构植物学研究。发现罗布麻(红麻)韧皮部中纤维的细胞数量多、其细胞直径大、壁厚腔小。罗布麻的纤维细胞木质化强度也特别高,韧性特别好。三种不同生态环境罗布麻根的比较结构研究表明:三种罗布麻的根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演化出明显的不同结构,即:1号的沙土生罗布麻的维管柱原生木质部的类型为3原型;2号的碱土生罗布麻的维管柱原生木质部的类型为4原型;3号的黑土生罗布麻的维管柱原生木质部类型为2原型。作者根据植物结构的
其他文献
人们为了追求高产而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致使土壤肥力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下降,同时大量未被利用的土壤养分流失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旨在低施肥下通过秸秆翻压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增加作物抗衰老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试验于2006年~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作物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品种为西农2000,玉米品种为陕单902。试验共设5个玉
本研究以国外引进的秋眠级数为2、4、6、8的7个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苜蓿扦插生根阶段茎段中和返青、再生、休眠阶段根系中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三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过程,以期为揭示内源激素对苜蓿生长的调控机理,以及合理使用生长物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苜蓿茎段扦插生根过程中,IAA含量的高峰与根原基出现的高峰是相一致的,
本研究通过对4个白花苜蓿品系和2个紫花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L.)生产性能、抗逆性和营养品质等方面相关指标的测定研究,发掘不同白花苜蓿品系的特点,初步评价它们的综合表现,为白花苜蓿品系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其结果如下:1.白花苜蓿品系的各个生育期基本上都比紫花苜蓿晚,且各白花苜蓿从返青到结实的时间都较紫花苜蓿长,有利于白花苜蓿生物产量的积累。进入分枝后期,4月1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对医疗服务的经济可及性,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存在着自身的制度缺陷,并且这些问题与该制度实施的外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研究新型合作医疗如何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何适应新环境,不但能够在理论层面上为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支持,而且在实践层面上为现
自从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HIV携带者以来,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开来,虽然去年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缓解,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很严峻。据我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最新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表明,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更为严峻的是,在目前存活的70万感染者中,
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龙口市在推进过程中进行了深入实践和积极创新,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基层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作者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比照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回顾了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内涵及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龙口市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
本论文采用化学流动分析仪对企业库存烤烟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掌握了该厂近几年来所使用的各产地原料主要化学成分状况;分析掌握了近几年来配方原料主要化学成分状况;找出了该厂今后所需的烟叶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理想需求,建立了今后企业采购原料标准。1.对企业1999-2003年库存原料共210个烤烟样品的总糖、烟碱、总氮、氯含量、蛋白质、还原糖、pH值、K含量进行了检测,并计算出总糖/烟
根据灌浆结实期不同小麦基因型群体冠层温度的差异,将多年来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基因型称为冷型小麦;冠层温度持续偏高的基因型称为暖型小麦。冷、暖型小麦的代谢生理特性、显微结构特征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且冷型小麦较优,这种差异的性质不因干旱、阴雨等天气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逆转。但是,关于冷、暖型小麦的抗锈性及其生理特性等尚未进行系统研究。为此,我们以较典型的冷、暖型小麦品种小偃6号(冷型)、陕229(冷型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害分布范围广,流行频率高,危害严重,常常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小麦条锈病菌的专化性强,生理小种变异快,小麦抗病遗传基础的脆弱性常常使病害易于流行,利用小麦野生近缘属是丰富小麦抗病基因库、选育抗病品种、克服品种抗病性丧失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经典杂交遗传分析法分析了普通小麦一柔软滨麦草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的低温型病害,是限制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条锈菌专化性强,生理小种变异快,需要寻找和引进新的抗条锈基因,满足生产需要。小麦近缘属种中含有丰富的抗病基因。葡萄牙野燕麦是小麦中一个野生近缘物种,对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高抗或免疫且具有早熟、抗旱、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的优良性状,是小麦育种的极好的种质资源。张庆勤教授用一粒栽培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杂交,得到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