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一个“边际人”的民族文化观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承志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作家,具有多重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受多样文化影响的“边际人”。他游历多个民族、国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观点。张承志在作品中呈现的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反思与重构的观点在少数民族作家中极具特色,作家对相应的文化进行分析和反思,对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文化研究作出了贡献。张承志的文化“边际人”身份与其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青年的张承志在经历人生理想的失意后,“异乡人”的孤独感促使作家回到陕甘宁地区的黄土高原,由此寻得文化的归属感。张承志的回族血缘使作家对回族文化中的受难精神和宗教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回汉文化间的关系做了梳理;此后的张承志行走于世界各地,他揭示了强势文化歧视弱小民族文化的内在实质,表达对以“歧视”为核心思想的民族文化的反感。张承志作为文化的“边际人”,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在对回族和汉族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认知以后,作家进一步思考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对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的反思。同时,他不仅从民族国家的大方向反思民族文化,也强调文化个体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民族文化的反思精神。张承志批判当下异化的知识分子群体,尤其是知识分子被边缘化后对现实妥协以致其学术和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张承志追求鲁迅所提倡的反抗精神,对现实社会中为利益所趋、猥琐不堪的知识分子进行批判,倡导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积极的反抗精神;此外,张承志呼吁知识分子冷静客观地面对主流文化,坚定不移地坚守自身立场。张承志作为文化的“边际人”,在对民族文化进行认知和反思后,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文化认同感,提出民族文化建构的设想。首先,张承志对文化民族主义做出了合理的阐释,并且通过相关的文学作品反驳了自身文化民族主义的标签:其次,张承志以伊斯兰文化为例,进一步提出了各个民族文化在全球化中的生存问题,提倡民族文化要在保持文化个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的对话,相互尊重,各民族文化才能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在文本和理论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MEGA^2逻辑顺序和写作顺序文本的比较分析、《巴黎笔记》研究以及这一手稿20世纪理论命运的回顾,
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是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灾害性
十年前的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首先提出“红船精神”。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伟大历史事件,用“红船精神”作出形象比
报纸
鳜鱼又叫桂花鱼,肉食性,有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科鱼类。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加州鲈作为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因中共一大在此召开而闻名于世,并由此产生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
报纸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DNA”,与“三严三实”具有内在一致性,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迫切需要“红船精神”引领。$$ 一、“红船精神”为落实“三严三实”提供了
报纸
以牡丹江森工林区的土地资源性状为例,分析其利用情况,同时探讨今后的生态建设和木材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旨在为今后发挥该地区土地优势,促进林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建筑施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课堂教学一工地实习一实训模拟一模型操作”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
通过网络图描述网络关系的拓扑结构,利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网络的形成演化过程;假设利己的网络成员结点能够联结或中断联结时,基于动态随机配对演化网络模型建立网络的
著名的“七秒钟色彩“理论指出:人们对于一个人或一种商品的认识.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状留驻脑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色彩作为产品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决定着产品在消费者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