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保险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是承保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财产保险。从国内外农业与农村发展经验来看,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活力、改善农村信贷环境、增强农民风险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深刻转型的今天,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保险体系建构的基本问题,如农业保险体系的基本架构、实施主体、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风险管理与分散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力图理清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建构的基础性问题,以期为我国农业保险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作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本论文共分七章,导论为第0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农业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二章研究了国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并对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成功经验;第三章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回顾,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揭示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财政支农方式的特点以及与农业保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第四章分析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和风险管理手段;第五章对中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完善提出了全面的政策建议;第六章探讨了农村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与农村保险的支持保障作用。   本文导论部分阐明了农业保险体系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农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农业保险研究动态做了介绍与分析,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本文第1章农业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通过福利经济学、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三个层面,研究了农业保险的基本运行机制,指出农业保险具有外部性和公共品的特征,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提升整个社会福利具有正面的效应;从农业保险体系的主要行为主体——农民、保险公司和政府看,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收入水平、农民保险意识和政府的补贴机制,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者,不具备改变农业保险制度的能力,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市场存在失灵的现象。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政府最适合当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推动者,应当明确政府的制度演进主导者和推动者的地位。   本文第2章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对世界上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国家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经验,比较分析了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政府主导模式、日本的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西欧的民办公助模式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等四种国际主要农业保险制度模式,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就必须加强立法支持、选择适合国情的经营模式、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以及由政府提供财政、税收、管理以及再保险及巨灾风险等方面的支持。   本文第3章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探讨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产风险以及道德与信用风险,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指出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导致我国建国后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不连续性。其次,总结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各种制度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不同省市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对各种制度模式的基本架构、运行模式、条款费率以及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总结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体系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协调的农业保险管理机制、完备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和财政补贴机制以及有效的农业再保险制度安排和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最后,本文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财政支农手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农业保险与财政补贴等支农政策工具,分析不同的支农手段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效果,提出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政府财政支出、减轻财政压力、降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多种组合形式对于防范农村信贷风险、改善农村信贷环境、促进农村多种金融支农工具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一角度而言,农业保险可以发挥其他财政金融支农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其他财政金融支农工具的有效补充和有力支持手段,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本文第4章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中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系统性风险和环境风险等各类风险,针对这些风险,研究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过程、手段和工具,提出农业保险风险区划和费率厘定是保险公司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详细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意义、原则和依据,论述了我国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的基本方法和目前的实践,并对农业保险再保险、巨灾风险基金和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理论、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   本文第5章建立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探讨是本文的核心,对建立我国农业保险体系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对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构目标、原则、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管理监管、立法框架、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等一些困扰中国农业保险体系建构多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该部分中,本文设定了不同阶段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目标,提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构应遵循政府主导、商业性与政策性结合、保障适度等基本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多类型主体、多层次保障、监管严密、法律财政税收支持完善,并且有完善的农业再保险和农业巨灾基金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方面,本文提出除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商业性保险公司、专业性农险公司、相互制农险公司等均可成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有效经营主体;在农业保险监管方面,本文提出建立统一协调的农业保险监管机构,并对监管的目标、内容、措施进行分析;在农业保险立法方面,本文认为应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属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方式、保险双方权利义务、农业再保险办法等,形成发展农业保险完备的法律、制度保证;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本文详细论述了财政补贴的原则、责任划分、补贴品种和补贴种类等,指出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应包括保费补贴、再保险补贴和经营费用补贴,中央财政应在财政补贴中承担较大责任,同时应给予农业保险一定的税收减免。在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方面,本文提出应以中国再保险集团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并充分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分保农业再保险业务,同时建立以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为核心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本文第6章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与农村保险,对目前我国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两项重点问题——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经营权流转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林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和林业融资担保需求,借鉴国内外农村小额信贷+小额保险的发展经验,建立与林业贷款相配套的农村林业保险制度应成为我国林业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并对我国政策性林业保险进行了初步的方案设计;探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所引致的风险因素与相应保障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发展将对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并将推动我国未来农业保险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的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也有明显的改善和发展。运输行业的重要性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快速提高,不管是旅客运输还是货物运输的发展与变化都成为国民经济发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汉源葡萄青椒’是从四川省汉源县境内优良地方资源中选育出的抗寒青花椒新品种。植株具有较强的抵抗高海拔冬季低温的能力。果穗形状如葡萄串,长9.8 cm,穗粒数73个。干果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隶属于多因素分析方法的联合分析,能够处理因变量为数值变量而自变量为非数值变量的问题,通过分解消费者对某一种产品或服务基于整体考虑而做出的偏好评价,对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以
学位
党的十七大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新部署,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实践证明,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始终坚
案例背景:这里所谓的真实、有效的课堂,是指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质。关于“语文课堂”的本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期刊
养老保险基金能否有效地保值增值,这是各国养老基金制度改革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由政府保险转向基金积累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它们本身经济基础薄弱、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