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增长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转型与传统的人口转变概念不同,是指人口生产由高生育率向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的过程。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典型事实是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变。正是人口转型,带来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划时代存在,也区分了工业化经济取代传统经济、现代经济超越工业化经济的两个阶段。没有人口转型形成的人力资本内生化机制,不可能有工业化高级阶段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数量的重要因素。当真实收入增加时,农村家庭更倾向于增加对子女质量的投资而非增加子女数量。从子女身上获取更高的利益回报率并不来源于更多数量的子女,而是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父母来说,提高子女教育水平即提高后代人口质量的意愿更为强烈,在经济的制约下,提高子女人口质量的前提是减少子女的数量,这就是人口的质量替代数量,即人口转型的过程。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所要依赖的不再是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决定了对农业可持续增长影响的有限性,使得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变得不再适用。农业生产中新技术的使用对传统要素的替代克服了资源的约束,而技术进步可以不断突破边际报酬的最大化边际,其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决定了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增长的源泉。农业人口转型在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同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加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有利于农业物质资本的积累,并且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为农业技术进步带来了人口、物质、资本的保障,从而推动技术进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增长。为验证理论分析所得结论,分别通过对已完成人口转型的14个发达国家和中国的30个省的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验证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农业产出的关系。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发达国家农用机械与化肥的使用影响了农业的增长,而土地、劳动力对发达国家农业增长所起作用已经殆尽。中国东、中、西三部分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要素对农业增长起到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农业传统要素及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大小也不同。但不论经济水平高低,农业人口转型和技术进步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人口转型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转型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有效途径。人口转型的经验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速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时,农业发展政策也应相应转型,利用人口转型所带来人口质量红利,提升农村人力资本配置的效率。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同时提高农业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利用农业人口质量的提升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充分发挥和释放“教育红利”的潜在优势,提升全要素中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以强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立足于对技术进步的有效投资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以维持和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使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其他文献
对比了AATCC TM 16—2003和CB/T 8427—1998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测试原理、试验设备和条件、操作程序、曝晒方法选择以及结果评定等。
湖北阳新猪梅花星猪品系基于动物遗传育种理论指导下的世代选育工作,经过育种资源采集整合、性能测定、选种选配、世代繁育,以及开展繁殖力和生长发育性状等常规选育。试验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文印发),发挥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多种碳排放政策被各国政府用来控制和缓解碳排放,这些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企业和供应链的经营目标和决策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容易发生损耗的物理属性,以生
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是中国轻金属专业领域唯一的大型科研机构,是我国铝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重大、关键和前瞻技术的
海杂波的统计特性对于岸基与舰载表面波雷达目标检测算法的设计非常重要.岸基雷达测试下海杂波的统计特性已有论述,主要阐述舰载雷达情形下背景海杂波的理论与数学统计模型,
"环保工作没有终点",在刘萍心里,住着的是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从环境保护专业大学毕业,进入鹤壁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工作那天起,刘萍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环保工作。如今
防寒安全帽LD4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3—07—09批准1994—02—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寒安全帽的分类、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