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协同机制研究--基于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深刻的社会转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人们寄希望于市场、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协力重建科学规范的社会管理秩序。实践中,三类主体各自为政而相继陷入失灵困境。现实需求呼唤着新的治理方式,协同治理应运而生。在中小城市,政府主动建立起支持型社会组织,以行政吸纳的方式将操作型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纳入治理体系。厘清协同系统中组织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方式,构建出基层治理领域的组织协同机制模型,对于中小城市完善基层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协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支持型社会组织为核心。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采用结构分析、功能分析、过程分析的方法,研究在基层治理领域,多组织间协同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方式,最后概括出案例所体现的组织协同机制的模型。  本次研究发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协同体系由党组织、政府、支持型社会组织、成员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等要素构成。它们在制度设计上表现为监管与被监管、扶持与被扶持、引导与被引导、服务资源供给与接受、合作等关系。  通过对以双创园为中心的协同系统的作用过程和方式的分析,本文发现,组织协同是个非线性的循环过程,其中还包括一些复杂的小循环。协同组织之间的作用过程主要包括:建立协同基础、初识与建立信任、协同投入、达成共识、产生成果。  通过理想状态下的协同结构、功能与现实情况的协同过程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比较,本文发现,核心组织主要是在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协同,协同优势和惰性并存。从协同系统结构来看,要素在关系框架的制约下稳定发挥作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张力。从功能来看,协同系统的正功能显著,但依然存在功能外溢与阻滞。从作用过程和方式来看,协同系统中组织的参与较为有效,但有短暂无序的情况发生。整体而言,基层社会的组织协同治理为行政吸纳模式,当前协同处于初级阶段,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产生协同优势或惰性的原因。据此提出改善建议:要优化协同结构,政社协同关系应逐步变为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扶持与被扶持,完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协同过程中要优化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转移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和投入制度、建立协同系统的运作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痒痒挠作为自战国时期就沿用至今的民间生活用品,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人们生活的直接需求。文章从设计的视角和现代的审美观念出发,在其结构、工作原理、视觉感受、文化寓意以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利用或未来可利用的土地,是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闲置问题、土地粗放利用、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开始不
治国兴邦,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天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把握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脉搏,提出了科学人才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预算经费作为民族院校开展教学等活动的基本物质前提,随着民族院校预算经费来源渠道的
目的:观察背后放置45°楔形垫侧卧45°体位吸痰方法在重度颅脑损伤(SCI)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SCI术后气管切开患者
面向新世纪,党员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进程正在加快。上自中央、下至基层,越来越多的充满活力、知识广博的青年党员将走上重要岗位。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不辜负党和人
1982年到1997年是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主体意识从无到有,从外到内的一个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行政管理学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警民关系是党的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也是公安机关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