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国家和城市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复杂,对外发展面临的波动性、无序性、不确定性压力和挑战越来越严峻,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宜昌经济步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宜昌市作为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如何看待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些研究对于实现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至关重要。本论文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拥有聚集资源、占领市场、创造财富、提供福利和辐射区域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一定区域、国家或国际市场的综合影响力,城市最终体现的经济可持续性将取决于作为居住空间的吸引力和向往程度。本文以分析城市竞争力来源为出发点,来思索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方向,重点放在分析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框架。选取经济基础竞争力、宜居环境竞争力、持续发展竞争力等三个维度。通过构建符合宜昌市情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焦了城市比较范围,选取省内“一主两副多级”所包含八个城市作为对比城市,从而对宜昌市综合竞争力有一个准确、全面、深刻的综合评价。从整体情况来看,宜昌市在九个城市中大多数指标上均名列前矛,仅次于武汉,表明宜昌在九个城市中的竞争力较强,但目前的竞争态势是优势不优,劣势较劣。其中二产占GDP比重、民营经济、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指标在九个城市中排名第一,说明宜昌发展仍以工业经济为主,民营经济活力强,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是其竞争的优势所在;而GDP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以及高新技术占比排名较后,说明宜昌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内需尚未形成规模和高新技术发展不够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说,城市属于生产关系,政府则属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城市化决定了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要为城市化服务,但处于上层建筑的政府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和管理作用。围绕这个中心,本文在从政府层面来提出提升城市分项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并对政府层面提升模式进行了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