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h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研究的批判性解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兴起,大众文化迅速在中国崛起。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90年代以来人文学科最热门的课题之一。随着大众文化本身性质、功能等的不断变化,以及研究者对大众文化理解的不断深入,大众文化的研究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众多大众文化研究者也经历了研究方法、范式、观点等的转变,今天,研究者对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依然存在较大分歧。大众文化研究的这种开放性特点,显示了大众文化研究的无限生机和其自身具有的重大学术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的总结和回顾,一是从学术研究分期的角度,对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研究的总体进程进行梳理;二是对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命题的研究。 第一章,问题与方法。本章主要是对本文写作的选题意义、具体研究方法等的交代。90年代对于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研究来说是一个断裂时期。断裂意义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9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的兴起,并在现实文化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人们对大众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从学术层面来研究大众文化已经成为许多学者自觉的选择和要求。本文的写作除了对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研究本身做出梳理外,还在于发现人们审美风尚等方面的转变。具体写作时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关节点来把握材料。 第二章,大众文化研究的总体进程。将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研究分为三期,即:90年代初期的批判期;90年代中期至后期的反思期;世纪之交以来的众神狂欢期。 第三章,大众文化研究中主要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主要对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五个重要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分别是:大众文化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文艺学学科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 第四章,我们需要怎样的大众文化研究?本章是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对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研究的集中反思,提出了本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看法。笔者认为,今后的大众文化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在大众文化研究的立场上我们要重新回到阿多诺;要重视大众文化研究的语境化;要多做大众文化的个案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要注意各种理论范式的相互融合。
其他文献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0期刊登的《亮点:在反复打造中熠熠生辉》一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重点突出,周乘波老师选取了"梦游""仙境""诗眼"三个重点进行打造《梦游天姥吟留
陈望道主编的《太白》半月刊不仅发表了大量科学小品,而且成为中国最早的科学小品理论阵地。《太白》科学小品理论对科学小品在中国诞生的必然性及题材、对象、教育功能、文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法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后世法治理论的奠基人,其法治思想已经构成了现代法治理论的起源,对于培育法治文化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亚里士多德基于法律的秉性和
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逐渐成为信号处理领域的主力,而高速信号采集处理对于任何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DSP以其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独特的优越性,在数字信号处
目前光通讯技术蓬勃发展,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应运而生,网络商要求充分利用光纤的可用资源带宽,使通信波段由C波段向L波段和S波段扩展,宽带光放大技术也就成为当今光纤通信系
<正>鉴于目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无序与低效状况,特来讨论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期有所助益。这里先来讨论"价值的认知",接下来还要讨论"价值的所在"与"价值的实现"。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不再是扮演单纯的行政管理角色,而是要担当起为企业创造绩效的战略角色。文章针
智能网络教学系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优良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人们的学习活动
人类的美育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美育逐渐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的和谐发
<正>我们到哪里、向谁去寻求阅读教学的价值?用不着"上穷碧落下黄泉",它就存在于语文教师的自身,存在于教材的文本,存在于教师利用文本施教的全过程。一、教师角色的价值从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