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茎杆菌核病抗性和木质素含量、单体比例的相关性及QTL定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核病是我国油菜三大病害(菌核病、根肿病和病毒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每年在我国造成的损失高达5%~30%。使用化学农药和改进栽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菌核病的危害,但其效果有限,且化学农药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油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目前,关于油菜菌核病抗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有很多。木质素作为次生细胞壁中的大分子结构物质,在植物抵抗真菌侵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本文主要对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性和木质素含量以及单体G/S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利用SNP高密度遗传图谱依次对菌斑大小、木质素含量以及单体G/S进行QTL定位,结果如下:1.对2013年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2014年RIL群体以及F2代群体茎杆菌核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发现2013年RIL群体相对感病度介于0.28~1.36之间,其平均值为0.83,变异系数为25.9%;2014年RIL群体相对感病度介于0.34~1.33之间,其平均值为0.85,变异系数为23.6%。2014年F2代群体相对感病度介于0.25~1.90之间,其平均值为0.96,变异系数为32.9%。三次试验的相对感病度均呈连续的正态分布,表明此性状为典型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2.采集茎杆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WINISI软件筛选出75份茎杆材料作为定标样品。用硫代酸解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定标样品甘蓝型油菜茎杆木质素中G、S型单体含量,统计结果表明定标样品的变异范围较大,3次重复的差异较小,可以用于近红外建模。利用所测的化学值与采集获得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构建甘蓝型油菜茎杆木质素中单体G/S分析模型,并用验证集检验模型,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054,系统偏差(Bias)为0.009,相关系数为0.935,模型准确性较高。3.利用肖阳(2014)构建的甘蓝型油菜茎杆纤维组分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对RIL群体和F2代群体茎杆木质素含量进行预测,本试验中建立的单体G/S模型预测RIL群体和F2群体茎杆木质素中G/S,结果显示茎杆木质素含量、单体G/S均表现为连续的正态分布,也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木质素含量在2013年RIL群体中分布范围为4.20~11.80,其平均值为8.94,变异系数为18%;2014年RIL群体中木质素含量介于6.02~11.63之间,其平均值为9.55,变异系数为10%;F2代群体中茎杆木质素含量介于4.23~13.44之间,其平均值为10.48,变异系数为12%。2013年RIL群体中单体G/S介于0.75~1.40之间,其平均值为1.10,变异系数为10%;2014年RIL群体中单体G/S介于0.30~1.30之间,其平均值为0.80,变异系数为23%;2014年F2代群体中单体G/S介于0.45~1.25之间,其平均值为0.93,变异系数为16%。4.对茎杆菌斑大小与木质素含量、单体G/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RIL群体茎杆菌斑大小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8,与单体G/S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8;2014年RIL群体茎杆菌斑大小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86,与单体G/S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7。依次对两年的RIL群体菌斑大小、木质素含量以及单体G/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斑大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65;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9;单体G/S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06,说明两年试验结果比较一致,受环境影响较小。对2013年和2014年的RIL群体种子和茎杆中的木质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子木质素含量和茎杆木质素含量之间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性。两年的种子木质素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为0.724;茎杆木质素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达到0.219。2014年F2群体菌斑大小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6,与单体G/S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植物体内木质素含量和菌核病抗性之间的关系,在F3代群体中各选取菌核病抗(感)材料2株进行冷冻切片染色,结果显示菌核病感性植株(A、C)体内木质素含量明显低于抗性植株(B、D)。5.结合SNP高密度遗传图谱对两年的RIL群体茎杆菌斑大小、木质素含量以及单体G/S进行QTL定位,共获得20个QTL,分别位于A04、A05、A06、A08、C01、C03、C04、C06和C07染色体上,其中9个和菌核病抗性相关的QTL,3个和木质素含量相关的QTL,8个和单体G/S相关的QTL。在检测到的QTL区间中,q2013A05LS-2和q2014A05LS-2置信区间基本重合,且加性效应均来自母本GH06,可能是同一个QTL;q2013C07LigG/S-1和q2013C07LigG/S-2的置信区间相重叠,q2013C07LigG/S-2和q2014C07LigG/S的置信区间存在相同部分,且3个QTL的加性效应均来自父本,因此也可能是同一个QTL。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在5L罐上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瑞普替酶(rP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表达rPA发酵过程的研究,发现rPA是一个很不
随着现代医疗、材料科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临床巨大需求的不断推动,生物材料及其产业正迅速发展。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具有纯度高、结
本文以球等鞭金藻3011光自养培养为对象,对其培养过程涉及的培养条件与培养工艺优化、300L立袋和1000L平板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效果比较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实验确定最
聚丙烯(PP)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材料性能,如熔点高、拉伸强度大、刚度好和化学稳定性强等。但普通线性聚丙烯的熔体强度低,加工性能差,限
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a)是一种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多功能细胞因子,研究表明:适量的TNFa可以协助宿主抵抗微生物入侵、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使体
针对大庆炼化公司2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收集2005年生产操作参数及产品质量分析数据,形成装置操作参数与产品质量数据库。利用数学统计软件系统—SPSS,使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对
本论文以IPP44和开环类的烯啶虫胺等化合物为先导,通过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合成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的分析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