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页岩分段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t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与美国大体相当。但是,与北美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不同,我国页岩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大都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表条件差、天然裂缝发育,且长水平井段可能穿越多个不同小层,其页岩物性参数差异大,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特征。为了方便起见,常规压裂设计一般将同一水平井的页岩储层按照均质地层进行处理,采用相同的分簇射孔和压裂参数。因此,当前的压裂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层增产改造的效果。考虑长水平井段页岩的非均质性后,其裂缝扩展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不能较好地指导分簇射孔和分段压裂设计,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非均质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为研究背景,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长水平段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水力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及裂缝性页岩储层中的扩展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测井资料和压裂资料分别建立了两种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基于岩石力学实验和矿物组分实验,揭示了页岩力学参数在相同小层存在横向非均质性特征,在不同小层间存在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且考虑多因素耦合特征的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新方法。同时,考虑到测井资料表征范围有限及多因素耦合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压裂资料评价远井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新方法。本文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可定量评价页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为水力压裂数值模拟中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供依据。这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基于测井资料的评价方法可用于邻井地层,而基于压裂资料的方法可用于评价远井地层,均可为邻井分段选簇和压裂工艺设计提供指导。(2)基于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了多簇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中的扩展规律。根据页岩弹性模量服从韦伯分布的特点,在考虑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簇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多簇水力裂缝在均质储层与非均质储层中的扩展行为特征。针对强非均质性页岩储层,分析了水平地应力、抗拉强度、压裂液注入排量及粘度等参数对多簇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非均质页岩储层中缝间应力干扰作用对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优化了不同非均质储层的分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裂缝在非均质储层中呈现出非对称扩展;最小水平地应力和抗拉强度越小,水力裂缝总长度和总面积越大;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缝间应力干扰作用抑制水力裂缝扩展现象越明显,在分段压裂设计时应考虑在强非均质性储层中减小射孔簇数,增大簇间距。(3)针对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网格节点分裂方式,建立了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水力裂缝随机扩展新模型,研究了水力裂缝在裂缝性页岩储层中的扩展规律。针对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网格节点分裂方式,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网格嵌入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的新方法,并利用Python语言将其融入ABAQUS平台,弥补了ABAQUS平台内置的内聚力单元无法有效模拟水力裂缝随机扩展行为的不足。最后,利用新方法建立了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水力裂缝随机扩展新模型,分析了水平地应力差、储层非均质性、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及缝面摩擦系数、压裂液排量和粘度等参数对水力裂缝在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地应力差下,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及缝面摩擦系数越小,水力裂缝总长度和总面积越大;在较高水平地应力差下,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越强,与水力裂缝相交的高角度天然裂缝越容易开启。通过本论文研究,评价了页岩储层非均质性,明确了水力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和裂缝性页岩储层中的扩展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非均质页岩储层的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对提高我国页岩气开发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深入分析不同沉积演化背景页岩储层,探究不同层系页岩储层发育的差异主控因素是预测页岩气藏地质甜点的核心工作。中国南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志留统海相页岩气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而下寒武统海相页岩和上二叠统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鲜有突破。论文选取上述3套页岩层系,在沉积构造背景、地化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多层系页岩储层特征,明确了不同层系页岩储集能力主控因素,建立了页岩储集能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NGH,俗称“可燃冰”)作为一种重要接替能源,赋存于深水海域和冻土地区,钻探天然气水合物的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水合物的存在,大大增加了钻井技术难度。针对天然水合物地层钻井过程中可能由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或相转变)引发的井壁稳定性问题,本文认为除传统的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之外,还应充分重视地层中水合物分解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要防止天然气水合物
经济、高效的储层改造技术是开发深地资源的关键。深部岩石温度高,成岩作用强,岩性致密且渗透率低。现场压裂改造过程中常遇到起裂压力高、造缝困难,增产效果差等难题。液氮压裂技术采用超低温液氮作为压裂工质,利用冷冲击作用在坚硬岩石内部形成热应力,可辅助致裂深部致密、高温岩体,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复杂体积缝网。温差越大,冷冲击致裂效果越强,这使得该项技术尤其适用于深部高温干热岩储层。本文针对超低温液氮在压裂管柱
在井孔中利用声波测井仪器记录到的反射波波形资料对井旁地质体进行测量的测井技术称为反射声波成像测井,也被称为声波远探测测井。基于对称振动模式的发收探头的反射纵波测井只能判断地质体到井孔的距离,而基于偶极子振动模式的发收探头的反射横波测井可以进一步得到地质体的走向,但无法确定其方位。近些年来,能够直接接收来自地层不同方位反射纵波,并可以测量井旁几十米范围内的地质体距离和方位的方位反射声波测井逐渐成为研
利用储层压裂改造技术改善油气渗流条件,进而高效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石油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现场应用的化学交联型压裂液难以彻底破胶,地层伤害大,而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等物理交联型压裂液存在成本高、用量大、耐温性差、滤失严重等问题。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组分囊泡结构形成的两亲聚合物基超分子压裂液体系,既保留了物理交联型压裂液的清洁性优势,也具有化学交联冻胶体系的高黏弹性与耐温
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
油水两相混输技术在管道输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原油中存在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如胶质、沥青质等,以及油田的注水、注聚合物等开采工艺的运用,油水乳状液的形成不可避免。受低温环境的影响,乳状液中的蜡结晶析出,沉积在管壁上,造成了管道输送能力的下降,这给油田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关于油水乳化体系蜡沉积的研究开展得十分有限,对蜡沉积的机理以及沉积过程的描述尚不充分。本文从蜡晶与油水界面相互作用角
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战略性接替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传统的热采技术难以适应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绿色开发的新要求,亟需研发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采新技术。井下射频加热技术,具有加热速率快、增产效果好、清洁环保及适用储层多等优点,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模拟实验等。因此,本论文在广泛调研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两方面出发,着重对
滑片泵是利用内部密封工作腔室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并输出高压流体的回转式液压泵。相比传统举升工艺,滑片泵可通过调节偏心距的方式控制排量、可根据现场生产的需要增减泵级数,有着耐高温、流量脉动小、结构简单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如径向液压作用力不平衡等不足。作为一种新兴的机械采油设备,目前对于滑片泵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关于泵工作特性的分析评价及相应举升系统的优化设计尚有待完善。基于滑片泵的机械结
本论文主要围绕沼气、煤层气、裂解气中的CH4分离展开了实验研究,针对CH4/N2分离进行了过程模拟研究,目的是为ZIF-8/水-乙二醇浆液法吸收-吸附耦合分离含CH4混合气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解决可能碰到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ZIF-8/水-乙二醇浆液在分离CH4/CO2混合气的时候,ZIF-8的孔隙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研究发现加入适量的2-甲基咪唑(m Im),不仅能在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