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果芥抗逆CpAL2转录因子和CpNSP5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干旱胁迫已成为作物减产,粮食危机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中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少,农业用水紧张,因此急需培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来节省水资源,从抗逆性较强的植物中克隆相关的抗逆基因也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线果芥(ConringiaplanisiliquaL.)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系属十字花科线果芥属线果芥,短命植物(一年生、少数二年生草本),全世界有8种,中国有1种,产新疆、西藏。
  本研究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线果芥中的抗逆基因进行筛选,克隆,构建表达载体及转化拟南芥功能验证,得到如下结果:
  (1)使用4个锚定引物和20个随机引物共80对引物组合,经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差显筛选获得差异片段18个,命名为DF1-DF18,其中12个上调表达,6个下调表达。按照基因功能可划分为6大类:基础代谢,转录因子,抗病相关,假想蛋白,未知蛋白和光周期蛋白,其中基础代谢相关基因最多。通过BLAST分析并初步验证发现,DF-2,DF-6及DF-14均受到干旱和盐诱导表达。
  (2)利用RACE技术克隆DF-2(414bp),通过序列比对,进化分析表明和拟南芥的AtNSP5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故命名为CpNSP5。CpNSP5基因全长1228bp,开放阅读框966bp,编码321个氨基酸。推测CpNSP5蛋白分子量为35.0345kD,等电点为5.4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20%PEG-6000和200mmol/LNaCl胁迫处理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
  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4-CpNSP5,转化拟南芥,表型研究发现CpNSP5显著提高了拟南芥的抗旱和耐盐能力。在土壤干旱胁迫下,CpNSP5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存活率是野生型的2.68~2.81倍,比野生型的存活率提高了60%~64.44%。在干旱胁迫1/2MS(-0.5MPa)平板培养基上,CpNSP5转基因株系的主根相对伸长量比野生型的60.15%,提高了17.15%~50.52%。
  在200mmol/L的NaCl胁迫下,CpNSP5转基因株系的存活率是野生型拟南芥的2~2.08倍,较野生型提高了48.15%~51.85%。在150mmol/L的NaCl盐胁迫1/2MS平板培养基上,CpNSP5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能够正常生长,叶片卷曲程度小于野生型。其中野生型主根的相对伸长量为25.3%,而CpNSP5转基因株系比野生型的提高了3.1%~12.3%。
  (3)利用RACE技术克隆DF-14(187bp),和拟南芥的AtAL2相似性较高,故命名为CpAL2。CpAL2转录因子全长1220bp。开放阅读框735bp,编码24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7.691kD,等电点为5.43,具有DUF3594superfamily和PHDADD2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发现CpAL2与白菜的亲缘关系最近。表达模式分析发现CpAL2受干旱和盐的胁迫诱导表达,同时对干旱胁迫响应比盐胁迫的更快。
  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4-CpAL2,转化拟南芥,表型研究发现CpAL2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和耐盐性得到显著提高。在土壤干旱胁迫下,CpAL2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存活率是野生型的2.19~2.64倍,比野生型的存活率提高了45.45%~62.12%。CpAL2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生物量比野生型的67.63%,提高了20.77%~29.09%。在干旱胁迫1/2MS(-0.5MPa)平板培养基上,CpAL2转基因株系的主根相对伸长量比野生型的52.51%,提高了22.07%~57.25%。
  在200mmol/L的NaCl胁迫下,CpAL2转基因株系的存活率是野生型的1.4~1.64倍,较野生型提高了23.46%~37.04%。在150mmol/L的NaCl盐胁迫1/2MS平板培养基上,CpAL2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能够正常生长,叶片卷曲程度小于野生型。其中野生型主根的相对伸长量为6.8%,而CpNSP5转基因株系比野生型提高了7.5%~10%。
其他文献
辅酶Q10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对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着特殊意义。以脂质体作为输送系统是改善辅酶Q10等亲脂性营养物的水溶性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途径,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运动饮料中,充分发挥其生物效应。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辅酶Q10前体脂质体能进一步提高辅酶Q10脂质体的长期贮存稳定性。本论文研究了辅酶Q10纳米脂质体强化运动饮料的稳定性并选择合适的超高
学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双料作物,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质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改良,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与优化是我国玉米育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玉米抗倒伏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性状,而玉米倒伏现象成为制约我国玉米高产、稳产、优质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玉米倒伏是复杂的数量遗传性状,目前对此性状的表型评价及遗传研究存在诸多困难。  本研究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559份玉米核心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一种二倍体单子叶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和抗逆特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杂交育种耗时长、工作量大,且难以做到性状定向改良;物理、化学、生物等诱变手段很难做到精确定点突变。而近年来,以CRISPR/Cas9技术为代表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成为了植物育种和直接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手段。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设计的
学位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CO2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出O2的生化过程,是植物碳同化和生物量积累的重要途径。根据CO2固定途径的不同,高等植物可以分为三大类:C3植物、C4植物和景天酸代谢植物(CAM)。C4植物(如玉米)的光合作用由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参与完成。C4植物具有CO2同化率高,水、氮利用率高,光呼吸弱等特点,特别是在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比C3植物小麦、水
学位
盐胁迫是限制作物生长、代谢和产量的重要逆境之一。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是重要的具有高度的耐盐性的纤维植物。然而,棉花耐盐性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在出苗期阶段,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棉花耐盐基因。  本研究以陆地棉耐盐品种邯682为植物材料,在出苗期进行盐胁迫,处理时间为3h、24h和72h3个时间点,设置对照和重复,测序样品总数为12个。利用qRT
学位
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seL.)是纤维品质最好的栽培棉,目前在中国主要种植于新疆的南疆。近些年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档纺织品的需求,对于棉纤维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海岛棉纤维品质性状机理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利用纤维品质性状和分子标记对海岛棉资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在海岛棉资源群体中选取表型和遗传差异较大的两个材料
学位
本研究以陆地棉抗旱品系中H177为实验材料,设置三个处理,CK、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和干旱后复水,从全基因组水平对干旱响应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进行鉴定和分析;对干旱响应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进行筛选及调控机制解析。结合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DMRs相关基因,构建棉花干旱响应的DNA甲基化调控网络,主要结果有:  1、全基因组lncRNAs的鉴定与分析。基于严
学位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其纤维作为重要的工业纺织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保障棉花有效供给的形势愈发严峻,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加强棉花抗病性的研究始终是我国棉花育种的主攻方向。  以基因组序列为基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技术发展为开展棉花相关研究提供了新契机。SNP标记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稳定性好的特点,特别是分布于基
学位
品种自身遗传因素是决定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的主导因素,但养分条件、种植密度及灌水对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二者协同提高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为了明确施氮量、氮肥底追比例、硫肥、种植密度以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2013-2015年连续两个生产周期在中国农科院(北京)中圃场试验地选取强筋品种济麦20和中筋品种京冬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品
学位
我国小麦新品种培育的重点是提升单产,而籽粒产量作为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除受环境影响外,还受多个基因位点的调控,比如控制株高、生育期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位点,而借助连锁分析对基因的定位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图谱的标记密度,因此,通过构建高密度连锁图谱对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定位将更加有助于研究产量的遗传基础和开发重要QTL位点的选择标记用于育种实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