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于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不容置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议题。在我国,自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之后,科研成果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高水平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偏少,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弱,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阻碍高校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接轨,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本研究的问题起点。在科学研究的特征方面,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已经很难通过科学家的单打独斗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已有的、有关科研团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建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做量化分析。较少回归到具体的科研团队中进行质性探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多运用组织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体系对科研团队进行研究,而较少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以E大学某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负责人的科研团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文本分析、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在对已有的、有关知识生产模式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本研究中的知识生产模式界定为“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学术评价模式”、“知识生产的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围绕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对“影响科研团队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E大学某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表现出学术共同体、国家和市场共同建构特征。这种共同建构既不同于知识生产的“三重螺旋(Triple Helix)"结构特征,也不同于伯顿·克拉克所说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朝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模式,而是三种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但是,三种模式的组合并不是一个均衡的分布,在知识生产的目的方面,团队整体层面,从科研项目的数量方面看,以“基于学科线性逻辑基础上以学理探究为目的”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多,其次是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研究项目,而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少。从科研项目经费方面看,市场导向下的科研项目占比最多,但是,随着年限的增加,这—占比不断降低。在团队成员个人层面,不同的团队成员对各类研究项目的偏好不同。在团队的科研评价方面,“以国家为主导,以学术与市场为辅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学院以及团队内部学术评价的价值导向。在这样一种科研模式和评价体系之下,“趋于组织化的社团”成为团队的组织结构特征,很难说其完全失去了社团的特征,但无论是在团队的日常运作中,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组织特征越来越显著也是无可置疑的。当三种基于不同逻辑的知识生产模式集于一体时,我们不能说这种模式就一定不会产生绩效,团队十多年发展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为国家、市场服务方面,团队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何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追求卓越,做出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我们正视团队知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团队的知识生产存在着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问题?研究通过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发现:在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方面,团队成员偏爱“基于学科线性逻辑基础上以学理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有“好奇”基础上的学理探究的因素,但研究目的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同样存在;而对于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科学研究,由于研究的路径不畅、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国家导向,企业中的员工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提出问题等因素,最终导致团队成员虽然愿意做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科学研究,但无法很好地实现,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知识生产又因为学术积累不够、以及某些特殊主义因素的影响,导致年轻的团队成员不敢轻易申请该类项目。在学术评价方面,“以绩效为核心、以国家为主导”具有明显“新管理主义”倾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学术评价中的主要特征。这种评价体系虽然提升了团队的绩效,但同时也对团队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由学术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造成的,另一方面越来越泛化的荣誉与奖励体系也加重了成员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团队成员的学术浮躁心态自然而生,而且过重的压力也造成团队人员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人超负荷地工作,越来越优秀,集聚了所有的荣誉与奖励,另一部分人则是“温水煮青蛙”得过且过。同时,评价体系中对国家主导下的评价与奖励体系的重视,还导致科学研究中出现了“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组织特征的社团”是团队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在团队负责人及成员的遴选中,还是学术例会、小组讨论会中,团队的运作都表现出以学术为导向,成员间平等、互助的社团特征。但是,在科研分工、团队管理中,“团队中的团队”组织结构、团队成员间的层级化特征、职责明确的管理分工与责任人制度又使团队具有了鲜明的组织特征。但是,组织与社团本应遵循不同的逻辑,当两者融为一体时,冲突便不可避免。团队成员作为社团中的“成员”与作为组织中的“雇员”双重身份而引起的冲突,知识共享与独享的冲突,以及团队成员作为“教学人”与“学术人”之间的冲突是团队运作中面临的主要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团队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团队中的年轻人逐渐成长起来拥有了自己的学术方向之后,团队的走向究竟应该如何,是否要解散团队等,成为团队负责人最大的矛盾与困惑。为了使团队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高水平的、大型的科研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提出以“文化”与“愿景”化解矛盾的策略。但是,在社会整体的科研制度与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团队负责人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是解“一时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团队面临的冲突与矛盾。团队如何在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基础上进行更为卓越的科学研究,研究认为,对于以应用硬科学为学科基础的科研团队而言,三重螺旋结构下的科学研究模式最为理想,但是,这种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多数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进行知识生产的团队而言,或许让“学术研究回归学术”,让“学术研究回归市场”是团队在冲突中求得生存的核心与关键。当然,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同,难以准确把握团队知识生产过程。在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难以真正实现与研究对象的“同吃同住”。在研究内容方面,科学研究中的学而优则仕问题、马太效应问题等都没有太多的涉及。这些都有待以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重症支气管患者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
由生活质量、劳动和资源三个参数依据供需平衡关系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生存模型指出,人类依靠对资源的认知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但人类依靠自身的劳动却改善不了生活质量。偏离
以箱线图为基础,对某班期末数据结构成绩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直方图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两者的相同和区别,指出箱线图在计算量大小和直观展示数据分布方面有优势。
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同步发展的趋势下,对电子商务和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产生共同要求,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长期将电子商务与物流类专业纳入一体化建设,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建筑风环境对室内空气质量及建筑节能有重要影响。为了评估赤峰某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方案,在夏季、冬季、过渡季3种工况下对其室外风环境、室内自然通风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
文章主要分析了青年员工的个性特点,重点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其既可以解决现有国有企业青年员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通过对国有
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创新与变革的推动力,企业家精神则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工商人类学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业已形成独特
针对在严苛环境下进行的移动探测受制于网络不稳定而难以保障移动探测连续性、可靠性的情况,设计一套基于B/S+C/S软件架构的移动探测系统设计实现方案.通过动态分析工作环境
为保证果品质量与降低运输成本,基于小批量多频次采购方式,提出考虑配送中心弹性库存的果品采购优化问题。以水果超市配送中心向多个供应商采购不同品种果品为对象,将库存变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发展困难重重,我国当前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实现由大国到强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面临巨大挑战。实施创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