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国土”概念的提出,使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加快,国土数据也从原来杂乱无序的状态统一到土地资源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建立土地数据库已成为国上部门管理土地数据的有效手段。随着地籍测量技术和遥感采集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数据获取的手段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土地更新的周期逐渐加快,土地资源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如何从庞大的土地资源库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将其用于指导国土规划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数据量爆炸的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为各行各业面临的“数据过多但知识贫乏”的窘境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上述背景,运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土地数据库中各地类的变化规律,旨在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扩大数据的应用层面,为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数据挖掘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详纠阐述了吴中区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库方法。在数据预处理、拓扑检查、数据清理之后,按照数据字典和规划属性表的要求,建立吴中区1996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四个时期的土地数据层,通过两两叠合,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叠加数抓。在此基础上,将四个时期的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集成,生成吴中区土地资源数据库。同时,析取出属性数据表单独建立起全区的属性数据库,为后续空间数据挖掘提供数据基础。其次,从算法参数、定义以及原理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Microsoft聚类挖掘算法和Microsoft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重点对两类算法的参数进行了描述,并对算法模型进行了说明,为后续构建聚类模型和关联挖掘模型提供理论基础。最后,以吴中区土地资源数据库为基础,运用聚类挖掘算法和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全区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地类转化情况以及圳地与建设用地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数据挖掘,并对挖掘结果进行了解释分析。本文研究方法集成了GIS空间分析功能与微软数据库挖掘功能。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得不同时间点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数据,并对全区DEM数据进行坡度、坡向信息的提取,利用重分类技术和栅格矢量转换技术,将坡度、坡向信息叠加到土地资源数据中,最终形成一张统一的挖掘事物表。利用Microsoft SLQ Server2008提供的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吴中区土地资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吴中区耕地与建设用地呈反比例变化,建设占用耕地现象较为明显,且这一现象在前期阶段较为严重,在后期阶段幅度放缓;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地类内部的转换较为频繁,地类之间的转换只在某几种特殊地类间表现活跃;耕地与建设用地均分布在坡向平缓区,坡度大小不超过1°,高度集中在6-10米之间,相似的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国十规划,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聚乙醇酸在不同溶剂中的θ温度.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聚乙醇酸-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醇酸-苯甲醇、聚乙醇酸-苯胺和聚乙醇酸-间甲酚溶液的浊点温度,依据浊点温度的倒
对海南省海口、文昌、琼海、陵水、三亚等市县的绿海龟养殖场所开展调查,发现腐皮病为常发病之一;分离纯化得到的2个菌株,经过Biolog鉴定为Pseudomonas medocina和Pseudomona
于2008—2010年对安徽省金银花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危害金银花的害虫共有9目35科58种,主要是金银花尺蠖、点玄灰蝶、黄足黑守瓜、胡萝卜微管蚜、中华忍冬圆尾蚜
为了有效预测未来高热度的Web页面,基于循环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通过对Web页面访问量进行最大最小化预处理,形成标准时间序列,并构建含1,169个参数的LSTM网络模型,经过测试,
PC连续刚构桥为多次超静定结构,一般采用顶推合龙工艺,以消除成桥后的部分次内力。然而,山区PC连续刚构桥具有桥墩高、墩高差异大且曲线桥多的特点,采用顶推合龙,作业空间小
研究引起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流域水文水资源与生态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典型草原型流域-锡林河流域1970-2014年径流及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法、
20世纪中后期,云南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走过了艰苦创业、缓慢发展、改革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促使对外交流与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地下洞室开挖后的岩体塑性开裂区,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选择的塑性流动判别准则,因此采用声波测试确定围岩松动圈,界定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经验
<正> 《繁星》(小学语文第七册)是巴金在1927年1月赴法留学途中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看到的星天的景象和感受。文章把自然的美和人情
压载水管理是为了减少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通过压载水和沉淀物传播的可能性。作者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实船设计,就压载水管理的三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