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非农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助推剂。纵观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凡是集群经济发达、人民富庶之地,都是工业与城市的振兴之地,都是非农化的先行之地。在中央政府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背景下,对产业集群与农村非农化之间的关系做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基于区域产业集群成长的农村非农化发展途径,提出良好政策措施以加大产业集群对农村非农化的正面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文章的主要内容涉及三方面:首先是以国内外学者以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效应,农村非农化相关理论做以回顾与总结,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是对产业集群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三方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对其做出实证研究。最后基于农村非农化的视角对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从政策层面上提出了若干发展措施。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产业集群与农村非农化关系理论分析。本章是全文研究的理论铺垫。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向我们展示了集群的六大特征,即空间集聚性、产业关联性、专业分工性、网络组织性、学习创新性、社会协作性。文章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氛围、环境条件、技术创新五个方面总结了产业集群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并且将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概括为压力机制、互补性机制、交易费用机制、知识外部性机制,尤其对我国农村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已有的非农化的理解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非农化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其一,农村经济发展。它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总量的增加,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特别是农村服务业的不断增长。其二是农民非农化。主要强调的是富裕农民的非农化,即富裕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致使这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转而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信息流通行业或其它工业制造业等等。富裕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结果是转移出去的和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两部分群体的收入得到不断改善与提高,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生活方式也逐渐科学化和健康化,更为深刻的转变将是素质素养提升,乡土意识的多元化转变等。其三,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的集中、闲散资金的集中、农田耕地的集中化,建设用地的节约高效,基础设施的完善系统等。综合看来,农村非农化涉及了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的多方面转变。本章最后从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促进农村非农化的效应。第三章,产业集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农村经济涉及农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农村商业经济等等三次产业。因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涵盖了农村各个产业层次的发展即农村农业、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农村三次产业按比例的协调发展。为达到农村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当发展农村工业,与此同时,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结构,完善其功能,培育农村商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逐步达到合理化和高级化,最终以工业来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文章首先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进行概括性描述并对其原因进行解析。其次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概括为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农村市场体系的健全三方面。第三,分别解析产业集群对农村工业化水平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农村市场体系健全的作用机理。最后,为了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地分析产业集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有效路径,笔者选取了陕西省户县渭丰乡纸箱产业集群为研究范例,进行了实证性地考察与分析。第四章,产业集群提升农民非农化水平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农民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农民现代化的意旨的阐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市民化是非农化的一种方式,非农化涵义的外延要大于市民化;非农化是解决农业生产人口相对过剩的一种途径,非农化实质性的目的是要使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的农民和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生产、生活、价值观念更加高效、科学、健康,从而不断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使农民非农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模式。本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农民非农化的实质,并且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增收、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生产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的转变四方面对集群促进农民非农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最后利用浙江省市块状经济统计数据对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机理。产业集群这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集聚了各种社会资源,如产业劳动力、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城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产业的支撑,使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改善了居民的工作、生活、娱乐条件。首先,通过对产业集群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集聚效应的分析,认为集群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即集群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对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用越大。基于此,给出反应集群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增长关系的一般理论模型。其次,在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影响时,笔者发现,某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不仅受到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还受当地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程度制约着产业集中的程度和人口集中的程度。为此,本文设定五个变量即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因素,产业集中度,人口集中度,城镇化水平,并建立起五个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路径模型图。再次,对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有效结论。第六章,基于产业集群成长促进农村非农化的相关措施。只有在良性的协调关系与相对完善的运作机制下,集群才能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集群剩余。通过大批学者对我国农村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由于技术负外部性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影响了农村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与创新,进而影响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为此,文章将基于产业集群成长,提出了若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措施。
其他文献
投资基金涉及三方:管理人、托管人和持有人。基金持有人是基金资产的最终所有人,享有基金资产带来的一切收益;基金托管人是基金资产的名义持有人与保管人;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保健工作开展情况,产科质量以及新生儿科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围产儿死亡率的下
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并无一个公认的标准,在文献中似乎更多地涉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囊性纤维化,或许还包括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上气道疾病(慢性鼻炎、鼻窦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获取途径的增加,人们获得的信息日益丰富。为了从这些丰富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文档的自动摘要处理变得越来越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要建立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充足的、全方位的教学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促进小学生英语学
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以及转型需求,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007年底,沪、深两个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550余家,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两市总市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等新型文件的产生对传统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冲击是巨大的。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档案资源,但是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却一直不高,档案信息资源分散管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软件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成功的软件项目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在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功能的提高,对战场环境的仿真逐步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这种虚拟战场环境中要求实现多人战术研讨和共同作战指挥,这必定对战场态势可视化技术提出更高的
超高压加工(Ultra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UHPP)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加工领域广泛关注的高新技术之一,在茶叶加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是空白。本研究基于超高压技术新的作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