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饭店业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由指令性的政府外事接待体系向国民经济中有竞争力产业的转变,成为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管理科学、系统的开放性行业。饭店作为一个经济与人融合的组织,其成长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成员的关系也处于微妙而多变的波动状态。在这一过程中,饭店人力资源的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都处于一个不断的流变过程中。如何保证饭店的人力资源长期有效的为饭店的发展服务,而不至于随着饭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人心离散,员工懈怠?这既是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是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所在。在当前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拥有优秀的员工队伍是饭店获胜的根本,而大量的员工流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论文从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形成过程、内容与特点几方面对国内外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对员工流失问题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以及员工流失过程的模型作出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饭店员工流失现状及对饭店经营的影响方面,特别指出和谐的心理契约对于饭店人力资源具有凝聚作用,而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对饭店人力资源有离散作用。在对饭店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测量与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饭店的实际运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理论,提出了饭店员工心理契约的全程化管理模式,即通过在心理契约的探索期、建立期、认同期、默契期和危机期五个时期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以期降低饭店员工流失率,从而保证饭店拥有并保持大量高素质的员工,构建饭店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