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效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fylu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状况却在日益加剧,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我国现有水厂,大部分仍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常规给水工艺,面对水源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可能具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污染物,已不能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研究和开发饮用水深度处理新工艺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污染物,采用臭氧固定化活性炭技术进行了饮用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通过高效工程菌剂构建,O3-IBAC净化效果研究,污染物去除机理分析,完善O3-IBAC理论与技术体系,为O3-IBAC饮用水深度处理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根据工程菌剂构建的策略,以及饮用水深度处理及低温运行需要,工程菌剂构建分别选取三部分菌种来源。经过初筛、复筛和净化效果比较,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定,分离鉴定12株菌构建固定化工程菌剂。采用固定化生物技术,将工程菌剂固定于活性炭表面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考察O3-IBAC对滤后出水的净化效能,分析其污染物的净化机理,考察低温期IBAC的处理效能,分析影响IBAC净化效能的因素。结果表明,O3-IBAC对有机污染指标有较高的去除率,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在25%~40%之间,低温期期(水温4℃)仍稳定在30%左右,UV254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GC/MS分析显示,水厂常规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O3-IBAC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显著,出水有机物种类减少了16种,其中9种毒理性物质减少了7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总量削减了89.7%,极大地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研究了IBAC内污染去除负荷率变化和TCC-脱氢酶活分布,分析IBAC生化活性变化规律。通过PCR-DGGE图谱分析对IBAC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解析,发现存在7条特征优势条带,其代表的菌群在系统内始终处于优势种群,表明投加高效工程菌剂对IBAC起到了低温生物强化作用。O3-IBAC具有长期、高效、稳定的净化能力,可大大延长使活性炭使用寿命,且投入运行后即刻表现出较高的净化效果,更具实用性。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筛选、驯化出工程菌,人工固化形成IBAC用于饮用水深度净化处理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现实生活中太多对生命忽视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生命教育问题。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人文性,所以在教学中不得不更多地关注生命教育。
微波作为一种新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加热方式,其节能高效、清洁环保的加热特点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微波加热技术制备SiC晶体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停留在
学位
水域纳污能力是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功能区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它集中反应了有机污染物在天然水域中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一定条件下水功能区对排入污染物的最大承载力。在实际应用中,水域纳污能力研究常用于指导有关部门治理水污染工作,对于减轻天然水体污染负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水域纳污能力理论为基础,将F河武汉段作为研究对象,以《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25173-2010)》作
该文以云南柳树箐尾矿堆积坝下伏的排水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堆载与排水隧洞的三维模型,运用极限平衡原理研究了分级堆载时下伏地层中排水隧洞主洞衬
氯丁橡胶是合成橡胶,是一种弹性体、回弹性佳,具有耐油性、耐候性、压缩变形低、阻燃性、耐化学品腐蚀等特性,这些卓越的性能使氯丁橡胶制品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生产氯丁橡胶大多采用电石法,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性大、浓度高、含有害物质的废水,该废水污染严重、处理难度极大。本文针对山西某氯丁橡胶生产企业的废水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题组先前对氯丁橡胶生产废水的处理研究,对其废水处理系统进行
学位
郑歌平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宁夏书法家协会主席,自治区政协常委、科教文卫委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其书法作
济南鲜少产茶,却有着江北最大的茶城;济南不盛产珠宝,而如今“江北第一珠宝城”的名声已渐成气候。昔日窑头路变身金疙瘩提起窑头路,济南人几乎家喻户晓,曾经这里被称为“蚁
饮用水源有机毒物突发污染威胁供水安全,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研究针对有机毒物突发污染事故的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理技术是有效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的必要和重要课题。
食品安全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一大隐患。历史上,这一问题也曾困扰过西方社会,甚至像亨德尔这样大名鼎鼎的音乐家,都深受其害。1737年对于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