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的核壳型CdSe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合成方法,选用不同的稳定剂,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的核壳型CdSe半导体纳米发光量子点体系。光谱实验显示了这些核壳型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为进一步开展发光量子点作为生物探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主要内容如下: 1.用巯基乙酸(RSH)作为稳定剂,成功地合成了水溶性的CdSe及CdSe/CdS核壳半导体量子点体系。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核壳型CdSe/CdS量子点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其荧光增强约为CdSe量子点发光强度的8倍。最大吸收峰从CdSe的396nm移到CdSe/CdS的448nm,红移了52nm。TEM、ED和XPS研究证实了核壳结构CdSe/CdS量子点的形成,其尺寸约为8nm。FT-IR和<1>HNMR研究表明巯基乙酸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参加了与发光量子点表面的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2.用L-半胱氨酸盐酸盐(Cys)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单一CdSe纳米量子点以及核壳型的CdSe/ZnS和CdSe/CdS纳米量子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合成出具有双壳层结构的CdSe/CdS/ZnS半导体纳米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单一CdSe纳米晶体的最大吸收峰在300nm处,比体相材料蓝移约2.4eV。CdSe/ZnS、CdSe/CdS和CdSe/CdS/ZnS三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吸收谱峰分别红移了10nm、 9nm和26nm。单一CdSe量子点相对荧光发射强度为162,三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荧光增强分别为CdSe量子点发光强度的3.5、3.7和4.5倍。选用R6G作为标准物,测得CdS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37%,而双壳结构量子点CdSe/CdS/ZnS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79%,这显示出双壳结构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TEM、ED、XRD和XPS研究证实了三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形成,其中CdSe/CdS/ZnS量子点的尺寸约为6~8nm,是一种立方晶形。FT-IR研究表明L-半胱氨酸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参加了与发光量子点表面的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3.用合成的水溶性CdSe/RSH和CdSe/CdS/RSH纳米量子点作为探针,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这两种发光量子点的生物共轭作用。吸收光谱的减色效应、两个等吸收点的出现和BSA的荧光猝灭表明,水溶性CdSe/RSH和CdSe/CdS/RSH两种发光量子点与BSA均存在较强的键合作用,其猝灭常数分别为1.76×10<4>和2.32×10<4>。同时,发现BSA对这两种发光量子点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敏化作用,其荧光增强因子分别为3和3.2。
其他文献
抗偏头痛新药naratriptan是葛莱素威康公司开发的第二代曲坦类抗偏头痛药,该药在目前抗偏头痛药物中作用最强最持久.该论文对naratriptan的全合成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条新的
铂基纳米晶是燃料电池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但是由于铂价格昂贵、稀有、在反应中不稳定从而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结构和成分可控的制备铂基纳米晶可提高其
基于6个小麦品种、5个施氮水平、4年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小麦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和相应的氮含量及生物量,采用减量精细采样法,系统构建了350~2500nm范围内所有两两波段
催化裂化(FCC)汽油占我国汽油产量的近80%,其烯烃和硫含量超过国家新标准,对环境造成较严重污染.因而,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改质、生产清洁燃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很大的
本文主要报道了以含醚键羧酸根为配阴离子的两个系列的顺铂类铂(Ⅱ)配合物的制备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部分合成了一系列含烷氧基乙酸根的铂(Ⅱ)配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
近年来,结构型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成为研究的热点。这是因为纳米材料的光学、电学、力学及化学属性不仅取决于其尺寸和成份,而且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对于纳米尺度的材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论文的研究内容有:导电苯胺低聚物/环氧树脂共混物薄膜的制备;苯胺低聚物/环氧树脂共混物薄膜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导电性能;苯胺三聚体和环氧树脂的共交联反应及产物的微观形
家庭伦理类型电影尤其惯用的叙事主题,而围绕着这个主题,有其经典的叙事模式。本文点名其主题,并挖掘出家庭伦理类型电影的常用叙事策略,以电影《人间·小团圆》为例,进行文
随着尖端技术、国防、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长足进步,对材料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往往单一材料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更多的需要多种性能并存。同样,对泡沫材料来说